產業瞭望-鴻海策略 質疑聲四起

工商時報【王中一】 中國大陸媒體盛傳鴻海將砸下百億人民幣打造太陽能發電廠,消息一出,震驚國內的太陽能業界。儘管鴻海對此嚴詞否認,並強調是「應廣西政府之邀」,發展農業用的薄膜太陽能屋,但此舉更跌破市場眼鏡。因為,早在2009年,光寶科(2301)和中環(2323)就已經在大陸力推相同概念的「農業大棚」計畫,鴻海真有能力超越前者、開創時代新局?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以此次新聞的重心-廣西來說,目前雖成為大陸進軍東協市場的平台,包括南寧等多個城市迅速發展,但基本上還是一個農業省,人均所得還低於全中國的水平,要如何結合科技、進一步發展農業?也必然是當地領導人念茲在茲的重點。因此,透過補貼方式,結合鴻海的製造能力來發展農業,也是相當合理的思維。 而過去一年半來,太陽能產品價格快速崩跌,雖是苦了從上到下的太陽能產業鏈成員,但對於終端應用來說卻是好事一樁,等於成本大幅下滑,也是醞釀廣西規劃發展農業太陽能的原因之一。不過,若要以薄膜太陽能來打造太陽能源屋發展農業,能否達到經濟效益?仍有待評估。 首先,業界指出,在傳統結晶矽太陽能電池連番崩跌之後,以往還擁有價格競爭力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幾乎是潰不成軍。國內如八陽、宇通等最早投入的先鋒,更陸續敗下陣來,甚至撤興櫃,甚至連薄膜的設備廠都宣布「不玩了」,顯示薄膜的價格競爭力仍遠遠落後傳統結晶矽。 其次,大陸近年來的農產品價格雖有上揚,但仍以上海、北京等少數地區能負擔偏高的農產品價位,當初光寶科和中環便是看好此一商機,選擇在南京、蘇州等華東地狹人稠之處打造「農業大棚」,但最終仍無法突破。 同時廣西地處西南邊陲,農產品價格偏低,加上地域遼闊,農民有必要用「價格換取空間」、花大錢打造太陽能源屋?還是與「金太陽政策」一樣,又淪為「騙太陽能補貼」下場?也是備受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