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銀鋼鐵業壞帳 恐近百億美元

工商時報【記者邱莞仁╱綜合報導】 受到去年中國宏觀經濟和下游鋼鐵業需求持續低迷影響,鋼鐵產品銷量和價格下滑,連帶影響鋼鐵貿易企業業績。銀行業表示,由於償貸出現困難,目前銀行提供給鋼貿業的貸款中,可能有近100億美元將成為壞帳。 儘管與中國銀監會發佈的數據相比,去年前3季大陸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高達1.37兆人民幣(約2,202.4億美元),鋼貿業潛在違約相對較小,也不太可能對銀行的財務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然而,這些不良貸款也顯示,中國的銀行體系未能正確評估貸款風險,導致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銀行系統不像官方數據顯示的那麼穩健。 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自2006年起,大陸國內鋼材產量每年均以5%的速度增長,中國鋼鐵產量則佔全球總產量的46%。 不過,產能過剩的中國鋼鐵業自2011年中國經濟成長減緩,開始陷入困境。隨著去年上半年經濟成長不振,對建築鋼材需求逐漸減弱,及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等因素衝擊,大陸鋼鐵業步入景氣寒冬,貿易公司庫存積壓也跟著陷入虧損。 據統計,中國鋼貿企業至少有三分之二都位於上海,餘者位於南方的福建省;截至去年底,上海鋼貿企業的未償貸款總計約為1,800億元人民幣。在花旗近日發佈的報告稱,銀行提供給這些貿易公司的貸款中,很可能有20%到30%左右是收不回來的。 事實上,因無法償還到期的1,600億人民幣貸款,去年8月,包括上海正韓鋼鐵貿易有限公司在內,約有20家鋼貿企業,遭上海民生、光大等銀行集體告上法庭。 另據路透報導,去年9月,因融資困難,曾傳出鋼鐵企業造假庫存,以換取銀行貸款的違約的事件。 中國某大型國有銀行駐上海的貸款經理說,該行已決定今年不對上海鋼貿企業發放新貸款,除非這些客戶還清以前的貸款。總體來看,銀行提供給鋼貿企業的貸款「變壞」速度,是銀行整體貸款的兩倍。 上海監管部門的統計也映證這個說法。截至去年9月底,上海鋼貿企業獲得的全部貸款中,不良貸款占1.31%,上海市中資銀行平均壞帳率0.6%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