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業餘,心態該如何調整?

羅裕霖@雅虎高球專欄
人生就像一齣劇,每天都是一集戲。戲,天天上演,我們扮演的角色則天天在變,以不同的角度,可能就有不同的詮釋。劇,不可能一直平安順遂,劇情就像海上行舟,隨著浪頭,有時起有時落,船的起伏不定是正常,無風無浪就太無聊了。但是如果總是萬浪齊發,時時刻刻、驚濤駭浪,卻也太刺激了。

夢醒時分,如果是清晨,起床工作開始美好的一天,很棒!如果醒來是黑夜、甚至是凌晨的三、四點,那麼就有些尷尬了,回到床上睡不著,起床又不知道做什麼事。人生,總會碰到凌晨醒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處境,從業餘球員考上職業普羅那天,就有些這種感覺。

根據【Rules of Golf(國際高爾夫規則)】規定的「業餘資格規則」,業餘高爾夫球員(Amateur Golfer)是指不以爭取報酬或贏取利益為目的而參與高爾夫運動的人,業餘者也不會從指導高爾夫球,或者利用高爾夫技巧或名聲,參與其他活動(除了規則所允許的範圍)而獲得酬勞。

無論是職業球員或業餘球友,在參加比賽的時候,通稱為比賽選手。業餘球員參加職業比賽,可以贏獎盃,但獎金得留給職業球員去領。或許有些人不是很明白,那業餘球員為什麼要跟職業球員比試?有職業級的技術,為什麼不轉成職業普羅領獎金?最大的原因,在於「榮譽」比「金錢」重要。

人生因為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去處理,所以有些人雖然擁有職業級球技,卻不願意當職業球員,但有時技癢,也想跟其他高手一起比試,挑戰職業賽,甚至還贏得比賽冠軍。職業選手輸給業餘選手的例子,畢竟是少數,也正因為少,才成為新聞。

有些球員很有趣,業餘時期威風八面,甚至還可打敗眾家職業級強敵,以業餘身份拿下職業冠軍盃。這些業餘好手轉入職業球壇後,卻不如業餘時代的勇猛,甚至經常是決賽晉級線的落選頭,為什麼?

這就像在學校就讀的學系,畢業後經常跟職場沒什麼關聯。所謂的職業生涯,其實很難預測到將來真正要從事什麼工作。大多數人,很有可能將來的工作,跟他當初所念的專業,一點關係都沒有。

從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到二十六歲之間這四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在這段黃金的工作期間,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這才是日後最重要的資產。

良好的工作習慣指的是: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以及學會瞭解如何用最快的時間接受新的事物,發現新事物的內在規律,還能夠比別人以更短的時間,去掌握這些規律,並且處理好它們。

以高爾夫選手來說,業餘時期打出傲人成績,並不代表日後轉入職業球壇就能百戰百勝。

畢竟,業餘時期的經濟來源是家人的無私支持,所以站在球道上,碰到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決定,勇敢的挑戰不可能,反正打的是爸爸的錢。反觀轉為職業身份成為普羅,面對水池後方、果嶺上的刁鑽旗位,腦中浮起的卻是,三十六洞成績榜,能否晉級的內心掙扎。

業餘時期,打比賽如果老想到可以領多少獎學金,其實已經喪失了「榮譽」;職業生涯,如果總想著能不能晉級,那是不是已經搞丟人生最重要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