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比洞賽的不可預測性

【專欄】比洞賽的不可預測性

比洞賽果然是不可預測性最高的賽制,只是萬萬沒想到,今年的World Golf Championships- Dell Technologies Match Play(世界比洞賽)八強名單竟沒有任何前三十種子選手,最後冠軍落入賽前世界排名三十四的Billy Horschel(比利‧霍薛爾)手中。

這場巡迴賽中最獨樹一格的賽事,向來上演六十四強捉對撕殺的戲碼,不過為了避免頂尖球星第一天打包回府的窘境,2015年開始採取四人小組賽,各組贏家晉級十六強單淘汰賽,意味著所有參賽選手至少露臉三天。

改制後的世界比洞賽立即達到效果,北愛爾蘭球星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以世界球王之姿七連勝,隔年輪到世界排名第二的澳洲名將Jason Day(傑森‧戴伊)發威,接著2017年造就了Dustin Johnson(達斯汀‧強森)這位頭號種子冠軍。

然而,主辦單位期待的好景不常,2018年起又陷入混戰局面(去年因新冠疫情而停辦),冠軍分別為世界排名三十九的Bubba Watson(布巴‧華生)和五十的Kevin Kisner(凱文‧基斯納),以及剛剛在Austin Country Club(奧斯汀鄉村俱樂部)一路過關斬將的霍薛爾。

眾所皆知,比桿賽是現今高壇最常採用、最容易理解的賽制,週日下午加總起來最低桿者帶走冠軍。相較之下,比洞賽屬於「洞」的競技,每一洞桿數低者獲勝,誰贏的球洞較多,誰就是贏家,所以總桿低者不見得笑著離開。

基本上,比洞賽更強調進攻能力,並且在對的時間打出對的桿數才有用,因為再怎麼爆桿,最多只輸掉該洞,例如新科世界比洞得主霍薛爾,冠軍戰僅僅抓下一記博蒂,還能擊敗表現更差的同胞小老弟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

在早期的發展歷史過程中,比洞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包括1958年以前的PGA錦標賽,而最古老的兩場業餘大賽-英國和美國業餘錦標賽,百年來始終延用這樣的傳統。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直接或經由資格賽進入會內賽,前兩天在不同的球場舉行兩回合比桿賽,取六十四位選手晉級單淘汰制的比洞賽。

經過比桿賽的「去蕪存菁」,類似樹狀的分組籤表(英文字為Brackets)正式出爐。主辦單位會根據比桿賽排名決定順序,也就是所謂的種子排名,第一對上六十四,再從三十二變成十六。改制前的世界比洞賽六十四強便是如此,改制後從十六強開始進行淘汰,最後倖存者為冠軍,類似大家在電視上常看到的職業網球比賽,差別在於比洞賽還有第三名的安慰獎之爭。

職業比洞賽相對比較少,主要考量不外乎電視收視率,畢竟不同於網球單打的三盤兩勝制,大賽甚至是五盤三勝,高爾夫採取十八洞決定勝負,爆冷機率自然高出很多,像今年的四強名單最大種子只有排名三十的薛夫勒。

回顧過去二十二年的世界比洞賽史,共出現五位首號種子贏得冠軍,其中Tiger Woods(老虎‧伍茲)在2003、2004和2008年三度封王,不過也曾經三度在首回合中箭落馬,而三大冷門則是2001年的Steve Stricker(史蒂夫‧史崔克)、2002年的Kevin Sutherland(凱文‧薩德蘭)和2006年的Geoff Ogilvy(喬夫‧歐葛維),種子排序分別為五十五、六十二和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