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足對戰恩怨情仇》由政治鬥進足球場的美伊戰爭

伊朗與美國在1998年世足小組賽激鬥。(Photo by Simon Bruty/Anychance/Getty Images)
伊朗與美國在1998年世足小組賽激鬥。(Photo by Simon Bruty/Anychance/Getty Images) (Simon M Bruty via Getty Images)

文/破風

如果要數這一次世界盃最具政治意味的比賽,肯定非伊朗對美國的B組分組賽莫屬。美國和伊朗從1980年代已經交惡,美國甚至將伊朗視為「邪惡軸心」之一,故此兩國足球隊的水平雖然在這次世界盃決賽圈只屬末流,卻是充滿話題的對決。

美伊兩國的恩怨始於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伊朗王朝被反美的霍梅尼推翻,從而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後,美伊兩國立即以不同的理由宣布斷交。美國甚至為了制衡伊朗,而扶植伊拉克的海珊跟伊朗對抗,種下日後海灣戰爭的禍根。到了1990年代,美國與伊朗的關係持續惡化,美國克林頓總統在1995年甚至宣布對伊朗作出經濟制裁。

在這劍拔弩張之際,美國和伊朗卻在1998年世界盃決賽圈分在同一小組。兩隊在第一場比賽分別輸給德國和南斯拉夫,於是第二場比賽的交手,除了要一報國仇家恨,還要爭取勝利保住晉級資格。美國雖然擁有當時效力英超球隊的門將Kasey Keller,和後來在英超踢得不錯的Brian McBride和Claudio Reyna等名將,不過伊朗在這場比賽是發揮較好的一方。中場球員Hamid Estili在四十分鐘為伊朗打開比分,到了完場前六分鐘,右翼鋒Mehdi Mahdavikia為伊朗進球鎖定勝局。雖然McBride後來為美國進了一球,伊朗仍然以二比一勝出,將他們恨透的美國人淘汰出局。可惜伊朗在最後一場分組賽還是輸給德國,跟美國一樣無法晉級十六強賽。

其實伊朗在1998年由開明派的哈塔米當選總統後,曾一度希望跟美國改善關係。伊朗甚至在2000年一月到美國參加友誼賽,那時候已經是德甲球隊漢堡球員的Mahdavikia再次為伊朗進球,後來美國由中場球員Chris Armas追平,雙方以一比一平手,這也是美伊雙方在球場的最近一次交手。可惜2001年發生了「九一一事件」,令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陷入谷底,美國直接將伊朗等幾個國家標明為「邪惡軸心」。直到2003年,在瑞士的介入之下,美伊關係才再度緩和,不過雙方還是有零星衝突事件發生。

可惜好景不常,美國和伊朗一直就核武和對伊拉克海珊的態度,以及後來美國入侵伊拉克推翻海珊政權等事,令雙方關係再次惡化。及至目前,美伊雙方仍然經常向對方作出不同程度的攻擊,關係比1998年的時候更差。不巧美國和伊朗兩國的足球隊將會在卡達再次交手,而且將是第三輪分組賽,雙方或許那時候必須擊敗對方爭取晉級,當然更有可能是兩隊都已被大不列顛雙雄擊敗,踢完這場比賽之後就可以回家。就算兩隊那時候已經出線無望,這場比賽肯定不是例行公事,因為雙方所背負的政治意味實在太重,任何一方都肯定希望把對手拿下。

◤世足推薦文章◢
世足焦點球星:世足最後一舞? C羅帶領葡萄牙突圍
世足焦點球星:亞洲最強足球員 孫興慜證明金靴獎身手
👉 稱應忘掉卡達世界盃爭議 Zidane:是時候專注足球了
👉 【影音】卡達期待世界盃讓球迷感受阿拉伯文化與足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