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局、四壞球、三好球…這些棒球數字從何而來?

STeam

愛看棒球的你,不知道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場比賽要打九局?而不是六局、七局或十局。又為什麼是四壞球保送?而不是五壞球。三振為什麼非得要三個好球?何不來個兩振…

這些看起來理所當然,卻又不知其所以然的棒球大哉問,透過以下介紹,可以讓你更瞭解其中脈絡。

為什麼大部分投手都是上肩投法?

19世紀初期,棒球運動剛發明時,投手其實比較接近於「餵球」,而不是和打者對決的角色。投手只要負責把球準確「拋」給打者打出去就好,所以幾乎所有投手都是採取近似於目前慢速壘球運動的出手方法。

Photo by John Ewing/Portland Press Herald via Getty Images
Photo by John Ewing/Portland Press Herald via Getty Images

漸漸地,投手們發現自己可以利用較快的出手,讓打者無法準確擊球,於是在19世紀中期,開始出現四分之三出手方式的投手。1884年,被譽為職業棒球之父的萊特(Harry Wright),確立「投手可以採取任何出手方式」的規則,也正式改變了投打之間的關係,自此之後,上肩投法逐漸成為主流,投手們也開始追逐更快球速和變化球的使用。

為什麼是三個好球和四個壞球?

棒球運動被發明時,就已經將好球數的極限設定為三個,不過承上所述,棒球運動一開始是鼓勵打者們盡可能把球打進場內,所以他們可以等到自己最尬意的來球時,再進行揮擊,然而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產生了。

一開始,根本沒有「壞球」這種東西,所以一個打者往往看了40、50個球才揮擊,導致比賽過程過於冗長無趣,根據歷史紀錄,1860年的某場比賽,打完前三局的雙方用球數總計為665球…

Photo by Tom Lynn/Getty Images
Photo by Tom Lynn/Getty Images

1863年,「壞球」制度正式建立,不過一開始並不是四壞球保送,而是九壞球保送!雖然每個打者從無限加隻變成九命怪貓,比賽過程還是不夠緊湊,就這麼漸漸縮減成八壞球、七壞球…直到1889年正式確立為目前所使用的四壞球。

為什麼要打九局?

棒球運動一開始根本沒有所謂的「局數」,而是看哪支球隊先得到21分就獲勝,在那個得分如喝水一樣簡單的年代,平均每場比賽只進行6局。但隨著投手及守備技術逐漸精進,「21分」越來越難達成,在將近1900場比賽都以12-12平手收場後,建立局數制度的聲音逐漸高漲。

不過到底要打幾局,成為當時爭論不休的問題,7局制和9局制都有不少支持者,1856年,紐約Knickerbock球隊創立人卡特萊特(Alexander Cartwright)正式做出變革,他在考量每支球隊人數後,確立了9局賽制,並將原本不設限的先發棒次數目,訂為目前所使用的九棒,以利球隊進行人力調配,建構出現代棒球的雛形。

◤限時優惠◢

👉限量預購Adidas Yeezy Boost 350 V2 Black Red

👉UA雙12限時4折起 滿額再折500

👉Kipling雙12暖慶,全館5折起 滿3800折300

👉RIMOWA雙12預熱,結帳73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