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屆雖敗猶榮 中華隊何時成為經典

文/記者張哲郢專題報導

2023年第5屆世界棒球經典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各隊為卡位4強努力,而先前落幕的A組預賽,中華隊取得2勝2敗卻空前墊底的結果,投手戰力成為主因,從基層、制度到職棒,中華隊究竟要怎樣做得更好,才能在下屆經典賽突圍晉級?

先看看中華隊歷屆經典賽成績,2006年實力明顯不敵日韓,2009年由於徵召不順,甚至不敵中國大陸,跌入資格賽。2013年,中華首度躋身8強,但2017年徵召問題再現,3連敗墊底淘汰。

有鑑於過去棒球協會與中華職棒間惡鬥不斷;2019年,雙方在體育署見證下簽訂協議書,敲定世界12強、經典賽以及奧運等一級賽事,由中職主導組訓,其他各級賽事交由棒協負責。

不過這次經典賽組隊過程卻有不少瑕疵,首先是從50人名單篩選出36人後,還有多數中職球員尚未簽署球員工會與聯盟達成的參賽協議,導致名單不能公布;期間又一度爆出張育成因生涯考量婉拒參賽,若不是他屬兵役被列管球員加上輿論壓力,差點中華隊就失去這位在經典賽A組奪下MVP的強打。

上述情況當然有解決之道,無論是提早讓球員簽署同意書或強制徵召列管球員,都能盡量避免爭議出現。

來到場上,本屆經典賽中華隊4戰累積得26分,火力足以一拚國際強隊,關鍵仍在投手,失掉31分為A組最多。

2016年中職發生「彈力球事件」,當時打者成績比投手好一大截引發爭議,但之後的經典賽、12強,中華隊呈現的內容,的確都是打優於投,代表打者進步有目共睹;當從彈力球更換「不彈球」後,投手成績進步,在國際賽卻被打爆,也難怪總教練「餅總」林岳平審視國內大環境,認為從上到下,投手能力都需再提升。

要組成中華隊,絕對少不了中職球員,但先前隊伍數不足,隨著對戰頻繁,野手相對容易摸透投手,加上中職至今用球沒有長期統一,呈現出的成績,都只能當參考用。

投手要進步不只是職棒競爭力要夠,對比日本高中甲子園用鋁棒,國內好的高中選手都是木棒組,這點跟南韓一樣,投手相對容易壓制打者,這次中華跟南韓最終都在預賽被淘汰。

以上種種問題,很多牽扯不只是單方面,要組成最強中華隊,除了球員本身的自律,外在環境、條件,也都要有一定水準,才能讓中華隊在下屆經典賽看到希望。

近20年一級國際賽中華隊戰績。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中華隊組訓  針對3面向改善

為加強一級國際賽中華隊組訓以及後勤資源,中職會長蔡其昌先前提出「棒球一級賽事培訓計畫」,希望能從情蒐、組隊、交流等方面著手,讓中華隊組訓更無後顧之憂。

這三大方向分別有「全面掌握旅外球員及強化國外球隊的情蒐」、「籌組選手及教練團預備隊,隨時動態調整」及「在中職總冠軍賽之後或新球季春訓前,與世界級強隊舉行2到3場交流賽」。

經典賽中華、義大利之戰,義隊雖輸,但對中華野手情蒐的結果反映在布陣上,不少打者擊出的強襲球都找到布陣範圍,這正是情蒐的力量。

至於籌組選手與教練團,日本前年就已敲定經典賽由栗山英樹執掌兵符,若能提早確定教練人選,並提前鎖定可能的選手,就不會出現這次被選進中華隊卻尚未簽署參賽同意書的狀況。

同時,過去中華隊總教練多由職棒或業餘教頭「兼職」。國內籃壇曾有外籍教頭帕克(Charie Parker)專任中華男籃總教練之例,棒球倘若比照辦理,應可讓教練專注在備戰一級國際賽上,不須蠟燭兩頭燒。

最後是交流,很多時候球員在國際賽怯場,是來自對對手的陌生以及壓力,透過交流賽提前適應,平時習慣面對「一整季」的球員,面對「短期」比賽時能夠很快上手,如今年底如亞洲職棒冠軍爭霸賽以及冬季聯盟,都有望復辦,能提升球員適應各國選手能力。

中華隊賽前圍圈凝聚士氣的景象,總能激起球迷萬眾一心的熱切。圖/中央社



得洋投得天下  抑制本土投手成長

國內投手不如打者,從中華職棒球員組成就能顯示,近年職棒幾乎是洋投天下,減少本土投手登板機會,以戰績為優先考量的情況下,球團更強調「Win now」的洋將補強,較不重視投手養成。

統一獅二軍總教練劉育辰在經典賽後有感而發表示,現在的職棒「冠軍沒煩惱」已成了顯學,追求戰績,只要洋投選得好就沒問題。

從去年中職例行賽來看,倚賴洋將確實能反映在戰績上,總冠軍中信兄弟去年洋將先發66場是聯盟最多,貢獻31場勝投,反之本土先發投手合計僅21勝,最終兄弟也奪冠,差距最懸殊的則是味全龍,洋將貢獻28勝,本土先發僅14勝。

獅隊與富邦悍將是唯二隊伍洋將先發不及50場的球隊,球季結算,兩隊成績都是倒數。

撇除新進球隊如台鋼雄鷹未來能多1名洋將,目前現有5隊新賽季限制註冊至多4名洋將、一軍登錄3人、同時上場2人的規定,是否還有調整空間,在這次經典賽之後也引發大家討論。

高中棒球黃金期  打磨投手細膩度

2004年棒球協會為了接軌國際,把青棒改制為木棒組,鋁棒組成為各校磨練學弟的組別,但木棒與鋁棒打擊技巧大不同;在不需強度球威即可壓制木棒打者的情況下,高中投手一旦有一定速度,成績就不會太差,卻也犧牲黃金時期磨練細節的機會。

以日本為例,熱血的甲子園一直採用鋁棒,也產出大谷翔平、佐佐木朗希等名投;棒球強權美國,更是到大學仍打鋁棒。

國內則跟南韓類似,高中球員都用木棒,但看到南韓,近3屆經典賽連8強都摸不到,高中現象是「投高打低」,到成棒後卻成為「打優於投」。

鋁棒打擊,鮮少會被擠壓而斷棒,且紮實擊球的面積也較大,使得投手必須用更多元武器,或藉由控球、角度等方式,才能解決打者,有助於提升投球實力。

業餘棒球、硬體設施  同求進步

有些球迷驚豔於經典賽主場地洲際棒球場很夠看,但這在國外如日本、南韓與美國,卻是再正常不過的規格,國內目前沒有任何球場能與之比擬。

先前經典賽官辦熱身賽,中華、中信兄弟之戰,兄弟野手張仁瑋就因洲際修繕後的場地太過於「正常」,導致接滾地球失誤。

硬體只是其中一環,球員的進步無論業餘或職業都要同步,中職從2016年的「彈力球」到2022年「不彈球」,單季15轟打者從多達18到1人都沒有,之間的差異也未免太懸殊。

但從經典賽來看,國內打者都能從對手手上拿到一定分數,代表無論球彈或不彈,這些年職棒數據都僅限參考,如果能採用符合投打實力的中間彈性係數用球,球隊整體成績一定會更平均,也能知道投打該改善的關鍵點。

波多黎各晉 8 強  卻傷了大將

世界棒球經典賽預賽15日落幕,C組墨西哥10:3打敗加拿大、美國3:2險勝哥倫比亞,雙雙挺進8強;D組「神仙對決」波多黎各與多明尼加,波多黎各雖5:2拿到晉級門票,卻傷了大將迪亞茲(Edwin Diaz)。

這場媲美冠軍戰等級的對決,波多黎各瓦茲奎茲(Christian Vazquez)第三局率先砲轟多明尼加先發奎托(Johnny Cueto),帶動球隊攻下4分大局。

多明尼加不是沒機會反擊,但第五局滿壘馬查多(Manny Machado)擊出雙殺打,隔局再留下一、三壘殘壘重挫士氣。

第九局波多黎各終結者迪亞茲連飆3次三振,扳倒強敵多明尼加,本應該是開心的慶祝時刻,卻因迪亞茲意外在歡呼時傷到右膝變調。

看著倒在地上的迪亞茲,波多黎各球員從喜悅到擔憂,甚至有人當場淚崩,波多黎各主帥莫里納(Yadiel Molina)說:「我們希望他(迪亞茲)沒事。」

波多黎各預計美國時間17日與C組龍頭墨西哥對決;美國則是18日出戰D組不敗強敵委內瑞拉。

「美軍」(左)15日擊退哥倫比亞,晉級8強。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