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年年攀高 陳學聖:影響身心甚鉅

圖/國民黨智庫提供
圖/國民黨智庫提供

記者楊雪妍/綜合報導

近來風起雲湧的ME TOO的社會事件,有的是大欺小,有的是強欺弱,但不論如何在在顯示台灣社會存在嚴峻的霸凌情況。除了性騷外,近期校園霸凌也層出不窮,為此,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11)日召開「校園霸凌通報年年攀升!」記者會,邀請台北市政府心理健康暨自殺防治委員會委員羅惠群與該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探討當前校園霸凌迫切面對的問題。

圖/國民黨智庫提供
圖/國民黨智庫提供

近期媒體先後披露校園師對生及生對生的霸凌事件,其中更有高中生因此輕生。對此,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首先表示,校園中學生對學生的霸凌是逐年攀升,而且每年通報件數都是破千的,他呼籲教育部真的應該拿出對策,否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霸凌,將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經驗,甚至影響身心的心理烙印。

圖/國民黨智庫提供
圖/國民黨智庫提供

陳學聖指出,過去10年校園霸凌學生對學生的通報件數攀升非常的快,高中2013年只有60件,到2022年已變成429件;國中方面,2013年只有200件,到2022年成長到540件;國小方面,2013年只有126件,2022年竟然有632件,成長將近5倍。另外,校園霸凌通報總數來看,2013年只有387件,但到2022年卻有1,601件,成長也近5倍之多,在整個校園霸凌的類型中,『肢體霸凌』佔最大多數,接下來依序是『言語霸凌』、『關係霸凌』、『網路霸凌』,最後是『反擊霸凌』。然而最後確認成案的比例,卻只有10趴左右。

臺北市政府心理健康暨自殺防治委員會委員、馬偕協談中心諮商師羅惠群認為少子化趨勢下,孩子缺乏人際互動技巧,加上因疫情的線上教學,導致孩子對人際互動出現不適應等情形,羅委員認為未來肢體霸凌可能會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網路霸凌與關係霸凌,如小團體、惡意忽視忽略等。羅委員表示,教育部應建立校園霸凌主動防範與調查機制,而且對吹哨者加以保護,才能透過公權力的運作,有效防範校園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