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選手轉國際裁判、開訓練館 童俊傑:運動員退役後可先走出運動圈

一般來說體操選手退役後理想的工作就是能在公家機關擔任體操教練和體育老師,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今天要介紹前體操國手童俊傑,他經由國際體操聯盟F.I.G.指派,將成為唯一一位代表台灣前進東京奧運的台灣男子裁判,另外他也是全台最大體操訓練館-童力體操的創辦人兼總教練,目前也在臺北市立大學攻讀博士班。

童俊傑博士班口試(左三) 攤開童俊傑的選手經歷,其實並不輝煌,雖然曾經代表國家出賽,但碰到大型賽事,總是因為受傷和不受教練器重等原因,未穿上國家隊衣服。但這就是體育選手的生態,有拿到國際成績是很光榮的事,但其實更多的是沒有拿到國際成績退役的選手,但他們還是要面對往後的生活。童俊傑說:選手生涯時,不夠堅持,提早離開了賽場,沒有任何國際賽的成績是個永遠的遺憾。也許體操讓我學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堅持。

退役後他和很多選手一樣,接觸過體育教師、健身房教練等工作,甚至還曾回家幫忙開貨車送貨跑客戶,一開始完全不會開3噸半的貨車,也不知道該跟客戶說什麼,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才慢慢學會,雖然這不是他最終出路,但他學到很多運動以外的事情,而這些經歷現在看來都是他學習到的人生養份。

選手時的比賽資料照 走了一圈童俊傑回到體操,創立了俱樂部,但他同時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加強自己的英文準備出國讀書,前往菲律賓語言學校苦讀兩個月,每天花12個小時硬讀自學,直到考上全球體育學院排名第1名的英國Loughborough University運動管理碩士班,這其中的苦肯定不比當選手少,但童俊傑卻不當回事:「最苦的體操都練過,還有什麼事比這難?」而一路以來他的心態就是多看多學再加上堅持,而堅持正是身為運動員最擅長。就像《動誌》訪問童俊傑中他最常重複的一句話:「持續一天、十天、一個月、一年都不算什麼,如果可以持續十年,那才勉強稱得上是堅持。」這也是他想給所有運動員的一句話,退役後用一樣堅持的心態去做任何事,十年之後一定會有所成。

世界國際大賽擔任裁判(左二) 同樣的道理他也用在擔任體操裁判這件事上,當初接觸時只是因為體操協會的老師問他要不要來幫忙當裁判,他什麼都沒想就去,沒想到這一走就是15年,甚至因為各項能力都具備還出任過體操協會秘書長,除了興趣支持外,就是抱持著「先不想有什麼好處做了再說」,就算沒收穫,過程肯定也能學到東西,想太多反而患得患失。沒想到經過15年他等到裁判前輩都退下,明年有機會前進東京擔任奧運裁判。這個是他身為選手時一生夢想的舞台,如今用另一個身分圓夢,他一樣開心到不行,可以在現場見證台灣體操黃金一代的演出,光是在腦海裡想像心中就有好多感動及感觸,會想掉眼淚。但心中卻也告訴自己:「如果因為疫情去不了也沒關係,得失心不要太重,做好現在該做的事情最重要。」

2020世界青少巴庫體操錦標賽 童俊傑賽後與選手們合影(左四)

而現在童俊傑除了攻讀博士班、擔任裁判工作,最主要的重心是體操俱樂部的經營,他秉持為國家培育體操選手和推廣體操的理念,提供5歲到50歲的人都能學體操,讓大家知道體操不只是體操選手才能在空中翻來翻去的危險運動,他其實可以很大眾化,透過體操訓練可以達到全身性運動的效果,並學習如何更有效、更安全的操控自我的身體。

童俊傑這一路以來持續帶著他從體操場學會的道理,身為選手時他因為沒堅持而錯過很多,不想重蹈覆轍的他也給了退役運動員建議:「換個心態就好,誰說運動員一定要當教練,難到一般人的工作就和大學讀得科系有關嗎?重點是願意開始學習永遠不嫌晚,但要放下光環走出舒適圈,以前都可以星期一到日訓練不停歇,但退役後沒人督促就不自制,當然無法成功,其實只要拿出運動員的心態,就可以堅持。」堅持下去,從事運動相關的很好,不是的話努力堅持在其他領域過了十年也會有所成。」

相關新聞
【國手之外】亞運銀牌花一年考上機師 葉家成:運動員該練好英文,先自助再求別人幫忙
體操美女在家「折身體」 疫情期間違反人體工學又狂又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