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臺灣籃球熱鬧滾滾 跟亞洲差距卻愈拉愈遠?

臺灣籃球近兩年蓬勃發展,兩個職業聯盟加上SBL超級聯賽,每到週末的密集賽事,吸引了球迷的目光,不過球季結束後回歸國際賽,年輕球員組成的中華隊在澳洲墨爾本舉行的世界杯資格賽吞下四連敗,每場平均輸40分。國內籃壇一頭熱但出國就接受震撼教育,未來需要更明確的分工跟目標。(陳楷報導)

這次四場資格賽,中華隊等於只打了半場好球,即使是身材差不多而且一樣是培訓大名單的日本二軍,也足足輸了40分。這支中華隊主要以剛進職業以及大學高年級球員組軍,經驗原本就不如職業聯賽完整的日本澳洲或中國大陸,輸球是意料中事,但差距確實超出預期。

就比賽內容而言,過去球迷最擔心的身高,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缺陷,因為其他國家的內線高度也都在205公分左右,而且一樣要求速度跟外線,中國大陸的周琦雖然有216公分,但跑起來跟兩公尺的球員沒有差別。這次資格賽澳洲跟日本也不是一軍主力,一樣打出全員快攻的流暢球風,就算中國大陸的總教練杜鋒都已經跟上NBA的潮流,選進過往不屑一顧的190公分左右鋒線球員,把進攻重心擺在三分投射以及切入上籃,中距離跟籃下單打能免則免。中華隊的球員資歷最淺,後衛除了林秉聖以外欠缺攻擊籃框企圖心,前鋒不能適應身體碰撞完全找不到投籃機會,只能頻頻在得分效率最低的中距離出手。

中華隊的總教練周俊三不是不知道世界籃球的趨勢,但這次資格賽組訓短短兩週,球員來自PLG、T1、SBL跟UBA四個不同聯盟聯賽,出發前新歸化的阿提諾、中鋒林正跟後衛王子綱先後確診,數人頭都來不及,遑論調整打法整合戰術,周俊三還是只能戴著鋼盔向前衝。

這又回到了國家隊組訓的模式老問題。以前只有SBL比賽不多,籃協又握有放行出國打球的生殺大權,除了少數國家隊不可或缺的老面孔,大部分的球員聽到入選中華隊都迫不及待加入;現在有了職業聯盟,不需要出國也可以打球賺大錢,情勢因此逆轉,各球團的態度變成關鍵。

雖然PLG執行長陳建州在聯盟成立時表示,會全力配合國家隊賽事,但疫情讓國際賽時間一改再改,第二季更打到快七月才結束總冠軍賽,結果富邦跟攻城獅陣中的曾祥鈞、周桂羽、高國豪等年輕球員,即使這次時間來得及也沒有加入國家隊。另一邊T1中信特攻前一年在亞洲盃資格賽打出成績的謝亞軒、譚傑龍也不在名單內。

其實臺灣籃球不缺有潛力的人才,但國內環境確實很難磨出國際賽要求的對抗性,即使這兩年有了職籃,各隊倚賴洋將的打法下給本土球員的成長空間也有限。這次資格賽表現最亮眼的唐維傑,已經去美國三年,這次入選亞洲盃的陳盈駿、林庭謙,都是從高中就出國磨練,但是在國內職籃一年多一個聯盟的情況下,原本應該繼續在國外的譚傑龍、高國豪、陳將双都提前回臺灣,有機會出國的游艾喆、張鎮衙也在比職業聯盟還優渥的待遇下放棄更高層級的挑戰,即使幫助政大拿下UBA連霸,但卻錯過了讓球技更上一層樓的機會。才去美國一年的馬建豪,也要到中國大陸報名CBA選秀。球員生涯有限,國內職籃兩聯盟又求才若渴,價碼水漲船高,球員已經不需要離鄉背井也可以拿到過去沒想過的薪資條件,提前棄學不能說是錯誤的決定,但是對他們個人的成長不一定是最佳選擇,而這又關係到中華隊的實力。

國內職籃發展跟中華隊打國際賽,不一定互相衝突,但疫情平息後各球團跟籃協必須好好協調,否則國內職籃熱鬧滾滾,跟世界的差距卻只會愈拉愈大。

◤品牌好康下殺◢
👉K-SWISS今夏最強特賣 結帳再享86折
👉CONVERSE x 初夏閃購 全面5折起
👉NIKEx聯合品牌限時搶 全品下殺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