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利夫何時獲得世界排名認可?

利夫何時獲得世界排名認可?(AP Photo/Charles Rex Arbogast)
利夫何時獲得世界排名認可?(AP Photo/Charles Rex Arbogast) (ASSOCIATED PRESS)

在PIF(沙烏地公共投資基金)的強大金援下,Greg Norman(葛瑞‧諾曼)領軍的利夫巡迴賽正式對美巡賽宣戰,一口氣挖走了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Dustin Johnson(達斯汀‧強森)、Bryson DeChambeau(布萊森‧迪尚波)、Brooks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和Bubba Watson(布巴‧華生)五位首屆Player Impact Program(球星影響力)得主。

隨著2021-22年賽季落幕,新科英國公開賽冠軍Cameron Smith(卡麥隆‧史密斯)以世界排名第二之姿跳槽,加上Joaquin Niemann(華金‧尼曼)、Abraham Ancer(阿布拉罕.安瑟)、羅相煜(Kevin Na)、Talor Gooch(泰勒‧古奇)、Louis Oothuizen(路易‧威斯泰森)、Patrick Reed(派崔克‧瑞德)和Jason Kokrak(傑森‧寇克拉克)和Paul Casey(保羅‧凱西),這個來勢淘淘的新巡迴賽,集結了十三位世界排名前五十的一線球星,更別提還有Sergio Garcia(瑟吉歐‧賈西亞)等多位百大高手。

按照這樣的陣容,利夫邀請賽的單站冠軍至少有三十分水準,不過由於尚未進入世界排名組織,所以被視為表演賽,所有參賽者一分也拿不到,導致利夫選手在積分逐週遞減效應下,排名緩步滑落,預計年底恐怕只剩一半不到力守在五十強行列。

換句話說,除了那些歷屆大賽冠軍或用別的方式取得資格,明年四大賽戰場的利夫選手更少了,這就是為何利夫巡迴賽積極爭取世界排名積分,甚至連和MENA Tour(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中東北非巡迴賽)結盟的取巧動作也出來了,結果可想而知,但反而有點羞惱成怒去質疑和抨擊世界排名組織的政治立場和故意打壓。

許多利夫選手公開表示:「明明我們陣容很堅強,為什麼沒有世界排名分數呢?」其實這個狀況有點類似Tiger Woods(老虎‧伍茲)從2000年開始主辦,陣容不到二十人的Hero World Challenge(世界挑戰賽),多年來都是美巡賽的非正式行程,直到2009年才首度獲得世界排名積分。

無庸置疑,利夫已然是成形的巡迴賽,今年主辦八場比賽,單站總獎金高達二千五百萬美元,明年更將擴編至十四場,不過就世界排名官方組織立場,暫時無法認定你是真正的巡迴賽。誰知道沙烏地主權基金會不會在兩、三年後決定不玩,所以當某個新巡迴賽提出世界排名申請,通常得經過多年觀察,例如成立於2011年的中東巡迴賽,2016年才正式納入體系。

然而,利夫的更大問題在於其五十四洞、沒有淘汰和十八洞同時開打,而且幾乎都是同樣四十八位選手(其中大部份為利夫簽約選手)在爭奪冠軍可獨得四百萬美元,即使每天爆出八字頭也能落袋十二萬美元的賽制。

仔細想想看,當你看起來都不是很認真在對待自己的比賽,試問別人又如何認真對待你呢?

基本上,世界排名的首要考量之處是公平競爭性!環顧全球各地的主要巡迴賽,全都是七十二洞制(五十四洞為積分更少的次級賽系統),前三十六洞設立晉級線,平均參賽陣容約為七十五人,允許少數幾場小編制賽事,但大多數超過百人,有些達一百五十六人,以便讓更多會員參與。此外,每年要對外召募新血,或舉辦資格考,或像美巡賽那樣提供五十個名額給旗下光巡賽,來取代那些當季表現不佳而喪失工作權的選手(資格賽或光巡賽總決戰補考失利)。

目前的利夫巡迴賽完全沒有達到上述任何一項標準,意味著即使哪一天突然併購自己已經贊助多場百萬美元級International Series(國際系列賽)的亞巡賽,以借殼方式如願進入世界排名組織,幾場高獎金的利夫邀請系列賽,勢必像之前和中東巡迴賽結盟時那樣遭到官方打槍。

顯然,美巡賽在世界排名組織擁有主導地位,否則今天也不會改成讓美巡賽變成獨強的新排名積分系統,不過如果利夫一切按照程序和規定,相信美巡賽絕對不敢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