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松山英樹效應?

松山英樹效應?(圖提供/Augusta National 2021)
松山英樹效應?(圖提供/Augusta National 2021)

還記得2009年在Hazeltine National Golf Club(哈澤汀國家高爾夫俱樂部)發生的大事嗎?沒錯,賽前世界排名一百一十的韓國選手梁容銀(Y.E. Yang)上演小蝦米扳倒大鯨魚的戲碼,竟然讓Tiger Woods(老虎‧伍茲)生涯首度搞砸四大賽領先五十四洞的優勢,逆轉奪得第九十一屆PGA錦標賽的瓦納梅克盃。

梁容銀成為史上首位贏得四大賽冠軍的亞洲選手,加上崔京周(K.J. Choi)兩年後在The Players Championship(球員錦標賽)勇奪生涯第八座美巡賽,激勵愈來愈多韓國後輩飛越太平洋,裴相文(Sang-moon Bae)、盧乘烈(Seung-Yul Noh)、Si Woo Kim(金施佑)、Sung-Hoon Kang(康晟訓)、任成宰(Sung-Jae Im)等人先後加入美巡賽冠軍行列。

相較之下,或許是國內巡迴賽環境太過優渥,亞洲高球龍頭大國日本在選手輸出這方面明顯不如人,即使早在1983年的Hawaiian Open(夏威夷公開賽),青木功(Isao Aoki)就創下史上首位亞洲人稱霸美巡賽的紀錄,不過並沒有盪起太大的漣漪,頂尖日本選手只願意撥空跨海參加四大賽,包括擁有九十四勝傳奇的尾崎將司(Masashi Ozaki)。

總算在2000年出現了丸山茂樹(Shigeki Maruyama)這位新拓荒者,2001年勇奪Greater Milwaukee Open(大密爾瓦基公開賽),接著再添得2002年的Verizon Byron Nelson Classic(尼爾森菁英賽)和Chrysler Classic of Greensboro(葛林斯波羅菁英賽)。

2008年,曾經在美國就讀大學的今田龍二(Ryuji Imada )贏得末代T&T Classic(美國電信菁英賽),然後就是備受矚目的石川遼(Ryo Ishikawa)了,只是這位在國內戰績一把罩的日本球星,顯然無法適應美國生活,至今留下一百五十四場比賽的紀錄,兩度屈居第二,2018年黯然回國。

反倒是在2013年轉職業的松山英樹(Hideki Matsuyama),菜鳥球季贏得日巡賽獎金王,並靠著賺取足夠的獎金,直接打開美巡賽大門,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日巡賽,那年還和Jordan Spieth(喬丹‧史畢斯)領銜主演超級新人的戲碼,兩人在年終世界排名剛好分居二十三和二十二。

在沒有日巡賽包袱的情況下,松山英樹全面衝刺美巡賽,2014年的第一個完整球季勇奪Memorial Tournament presented by Nationwide(紀念邀請賽),2016年更在HSBC Champions(世界冠軍賽)成為史上首位贏得WGC系列賽冠軍的亞洲人,隔年再添得Bridgestone Invitational(世界邀請賽),加上成功衛冕Waste Management Phoenix Open(鳳凰城公開賽),世界排名一度高居第二。

隨著松山英樹陷入冠軍荒,石川遼剛好也喪失美巡賽資格,不料主戰場在日巡賽的小平智(Satoshi Kodaira),2018年以外卡贏得RBC Heritage(傳承盃邀請賽),不過加入美巡賽後反而不會打球,世界排名一路從當時的二十七滑落至目前的四百五十七。

松山英樹不愧是史上最強的旅外日本選手,儘管三年多不知冠軍為何物,轉職業後年終世界排名不曾低於二十八名,只是今年球季表現平平,最佳成績為並列十五,沒想到上週卻披上奧古斯塔名人賽的綠夾克,完成了尾崎將司、青木功、中嶋常幸(Tsuneyuki Nakajima)等日本傳奇名將當年巔峰時期無法達到的壯舉,也讓人開始期待「松山英樹效應」的發生。

「我不敢說我是最偉大的(日本選手),」松山英樹在名人賽冠軍記者會上說道:「不過我是首位贏得大賽冠軍,所以我變成新標竿了。」

「希望這會對日本高壇帶來正面的影響,除了已經在打球的選手,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更希望他們在看到這座冠軍後,未來也想要追隨我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