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諾曼再次「搗亂」,結局還會一樣嗎?

Greg Norman。 (Photo by Rich Graessle/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Greg Norman。 (Photo by Rich Graessle/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回到上個世紀末的九零年代,天下第一高手名叫Greg Norman(葛瑞‧諾曼),自從1986年九月十四日榮登史上第三位世界球王以來,直到1998年一月十日最後一次退位,合計統治世界排名長達三百三十一週。

就在生涯巔峰之際,諾曼認為每年不應該只有四大賽戰場才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高手,特別是當時的各大巡迴賽鮮少互相認證,於是提出世界巡迴賽的概念,而且為了增加賽事張力,每場總獎金三百萬美元,冠軍獨得六十萬美元,即使吊車尾也有三萬美元進帳。

想想看,諾曼在1994年The Players Championship(球員錦標賽)創下至今無人能破的低於標準桿二十四桿(二百六十四桿)紀錄時,獲得二百五十萬美元中的四十五萬美元,你就知道全新賽事的規模有多大,大概等於今天的三千萬美元,這樣的方案自然得到選手的大力支持,也容易吸引電視轉播和賽事贊助商的興趣。

但是,時任美巡賽老大Tim Finchem(提姆‧芬謙)強烈反對,看板人物之一的Arnold Palmer(阿諾‧帕瑪)也公開指責世界巡迴賽在「搗亂」,接著芬謙宣佈所有會員要選邊站,否則將喪失美巡賽資格。

美巡賽在二十幾年前狠狠修理了諾曼,不過更讓諾曼感到委曲的是,美巡賽著手主導邀請各大巡迴賽頂尖選手同台競技的賽事,後來發展成大家熟悉的World Golf Championships(世界錦標賽):小編制陣容,沒有淘汰,參賽選手保證收入,幾乎完全是諾曼的原始計劃。

隨著Tiger Woods(老虎‧伍茲)橫空出世,1996年八月底轉職業後僅僅花了二十場比賽便取代諾曼,兩人上演長達一年的球王爭霸戰,老虎開始獨領風騷,並把紀錄推升至六百八十三週,生涯平紀錄的八十二座美巡賽冠軍中更包括了十八座WGC系列賽,從此再也沒有人理會諾曼,直到二十年多後上演的「大白鯊復仇記」。

這回在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的龐大資金支持下,諾曼又來「搗亂」了,推出全新賽制的「超級聯盟」-LIV Golf Invitational Series(利夫邀請系列賽),總獎金場場二千五百萬美元起跳,冠軍獨得四百萬美元,最差也有十二萬美元,只有四十八人參賽,只打三回合五十四洞,另有團體冠軍三百萬美元獎金,年終團體錦標賽更高達五千萬美元,個人排名前三還可分配三千萬美元。

如此豐厚的獎金,選手當然樂觀其成,但歷史的發展有時候未免也太相似了!

當美巡賽老大換成Jay Monahan(傑‧莫納罕),依舊採取同樣的禁賽威脅,不過沙國主權基金什麼沒有就是有錢,高壇前所未見的銀彈攻勢展開了!每位選手依名氣和現況都有個天價轉抬費,據傳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高達兩億美元,Dustin Johnson(達斯汀‧強森)、Brooks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Bryson DeChambeau(布萊森‧迪尚波)等大賽冠軍級的人氣球星都有破億美元身價,甚至傳出Tiger Woods(老虎‧伍茲)婉拒七億美元的誘惑。

美巡賽的傳統威脅手法恐怕不足以留下明星選手,否則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出走,所以只能被迫加碼賽事獎金規模,預計明年至少有七站(不包括四大賽)突破兩千萬美元,其中三大名人邀請賽:伍茲的The Genesis Invitational(捷恩斯邀請賽)、阿諾帕瑪邀請賽和Jack Nicklaus(傑克‧尼克勞斯)的the Memorial Tournament presented by Workday(紀念賽),去年還只是九百三十萬美元的水準。

顯然,美巡賽的「利誘」還不夠,像伍茲上週在BMW Championship(寶馬錦標賽)開打前夕特別抵達Wilmington(威明頓),密會包括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在內的二十二位一線球星,商討美巡賽的發展,或可解讀為迫使當局推動更多改革,隨後傳出未來每年將進行十五場陣容在七十人以下,沒有淘汰制的高獎金賽事,亦即類似剛剛落幕的寶馬錦標賽,甚至不乏團體對抗賽。

有人說,這根本是利夫2.0版,不過美巡賽的優勢是擁有更多利基產品:球星,只要順勢改變,便能夠全盤接收外來的挑戰概念,就像當年立即推出WGC系列賽,差別在於這次的對手更為強勁。

至於利夫巡迴賽的前途如何,沒有人說得準,但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選手們或許要感謝諾曼的再次「搗亂」,才有今天這波獎金的噴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