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奧運,你知道嗎?】一窺冠軍的大腦

長期以來,有一種理論認為運動員的智商與他們的比賽成績成反比,但是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為了找出答案,我們得來檢視一下這些重量級運動員的腦袋:

「這個賽車體育場真是太美了,無論主場還是客場,總座無虛席」、「別在你的雞孵出來前殺掉牠」、「這是火上澆油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必須學會不要在比賽中比賽」、「是我們贏了」......出於尊重,我們在此不會指出有時不小心脫口爆出這些「經典」語錄的頂尖運動員是誰。隨著時間過去,這種對運動員在常識和語法上所犯的錯的言語嘲諷,早已讓這些頂級運動員的智力能力聲名狼藉 (不管他們是不是田徑運動員)。

神祕的 Seleçao 前隊長蘇古迪斯 (Socrates) 博學多聞;馬塞洛·貝爾薩 (Marcelo Bielsa) 自有其足球式-存在主義者-預言性文字;蒂埃里·杜塞爾托爾 (Thierry Dusautoir) 擁有大學工程學位;瑪利歐·安契奇 (Mario Ancic) 持有大學法學學位;托尼·埃斯坦蓋 (Tony Estanguet) 擁有行銷碩士學位;還有其他無數反例。這些運動員們儘管聰穎,卻一樣無法擺脫人們對運動員的刻板印象。正如著名的馬納坦先生 (Monsieur Manatane) 所言,在我們的想象中,運動員「兩耳之間有個大水坑,咳嗽時,我們甚至能聽到水濺出來的聲音」。這種說法十分草率,且至少可以說,對運動員非常不公平。就算頂尖運動員有時確實會不小心弄錯語法規則,或者對歷史和地理知之甚少,他們的大腦一樣卓越非凡。

近年來,有些研究對此提出了證據,證明他們的智力出眾。其中一項研究由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開展,發表在著名的科學期刊《Plos One》上,顯示了瑞典足球超級聯賽和乙級聯賽球員間的認知能力差異。 結果是:瑞典足球超級聯賽的菁英球員,在這方面的表現明顯優於乙級聯賽的球員。

天才伊涅斯塔 (Iniesta)

為了獲取研究結果,由精神病學家彼得洛维奇 (Pedrag Petrovic) 領導的研究小組對所有參與者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神經科學研究員和大腦研究所動機、大腦和行為團隊的聯合負責人馬賽厄斯·佩西格里翁 (Mathias Pessiglione) 解釋道:「這是一組認知控制 (或執行機能) 測試。這些測試經常用於臨床實驗,特別是在神經學領域,以測量大腦的損傷。但這些測試數據也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大腦控制『低水平』反射的能力。它們可以評估諸如心理靈活性、視覺空間注意力和工作記憶力等能力。」 而在這些領域,某些頂尖足球球員取得了驚人的分數。

Spain's midfielder Andres Iniesta gestures during the Russia 2018 World Cup round of 16 football match between Spain and Russia at the Luzhniki Stadium in Moscow on July 1, 2018. (Photo by Kirill KUDRYAVTSEV / AFP) / RESTRICTED TO EDITORIAL USE - NO MOBILE PUSH ALERTS/DOWNLOADS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根據瑞典的一項研究,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的前任中場球員的大腦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中的前 0.1%。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KIRILL KUDRYAVTSEV via Getty Images)

馬賽厄斯·佩西格里翁告訴我們:「在他對瑞典足球運動員的研究發表後,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邀請彼得洛維奇測試球隊中的所有球員。當時,中場球員哈維 (Xavi) 和伊涅斯塔的得分最高。如果我們將全球人口劃分為一千等分單位,那麼哈維的得分排在前一百單位。伊涅斯塔,則會排在千等分中的首位。」 研究人員並未對這些結果感到十分驚訝:「當我們查看了這些球員的個人檔案後,研究結果顯得非常一致。看過伊涅斯塔踢球的人都知道他是令人敬畏的球場指揮。比如,他可以輕易地將球盲傳,就彷彿他的大腦能夠隨時分析場上球員的位置和移動方向。」

飛航管制員還是中場球員?

大量輸入和輸出資訊,對此進行正確的處理,並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解決方案的能力,是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的前傑出球員,兼 2009 年度最佳球員的祕密。顯然,累積獎盃並不是這種技能的唯一用途。研究人員指出:「飛航管制員跟足球場八竿子打不著,但他們在職業上所仰賴的能力相同。他們需要知道天空中所有飛機的位置、指揮交通,並快速有效地進行溝通。所以到頭來,他們擁有與優秀中場球員相同的大腦類型。」

但是,由於凡事都有兩面性,菁英運動員的大腦,也會受到與過度勞累的企業高層一樣的創傷。馬賽厄斯·佩西格里翁和他的團隊也仔細研究了這一現象。去年,大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回覆了國家運動、專業和表現研究所 (Insep) 的邀請。其目標是:釐清過度訓練的謎團。過度訓練是一種特別會影響投入耐力運動的運動員的倦怠症。

馬賽厄斯·佩西格里翁和他的同事提出了大腦疲勞假說加以解釋。「在這類運動中,肌肉和關節難免會在某一時刻開始疼痛。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大腦的基本反應是傳送出『停止』的訊息。為了繼續運動,並有效執行動作,你必須努力控制,或者我們可以說是以意志力,來抵銷這種低水平的反射。耐力運動員已經將這種能力發展成了一種藝術。但我們的身體系統並非堅不可摧:如果我們超出極限,最終就會耗盡自我。而這就是過度訓練症候群。」

強化你的大腦!

為了驗證他們的理論,大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將鐵人三項運動員推向了極限。經過三週每天十五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後,磁振造影證實了研究人員的猜想:「大腦中負責認知控制的特定區域 (即位於太陽穴後方的前額葉皮質區域) 過度負載。」

如果能說訓練強度太大對身體有害,那麼,另一方面,無可爭辯的證據表明,規律的運動則對身體有益。特別是在某些疾病方面:馬賽厄斯·佩西格里翁證實道:「我們注意到,運動對年輕人的神經憂鬱有積極正向的影響,而對老人,則是在癌症、心血管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有積極正向的影響。」但不只如此,我們現在確信運動可以有效提升某些認知能力。

「我們可以透過磁振造影測量這種現象。我們甚至觀察到前額葉皮質在結構上的變化,如果訓練時間夠長,它的體積就會增加。」 透過對 32 歲到 36 歲雙胞胎的灰質體積變化進行比較,芬蘭研究人員證實,在三年的測試期間,有在運動的雙胞胎中的一人,其灰質體積顯著增加。事實上,大腦會產生神經營養因子和 BDNF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等生長因子,刺激突觸可塑性和新神經迴路的形成。

然而,這種差別並無法讓一個慢跑愛好者變成一名算術大師。馬賽厄斯·佩西格里翁對自己的論點進行定性分析:「當然,改善成果十分顯著,但不應混淆顯著性和效應規模。效應是可以衡量的,雖然你的數學成績不會突然從 F 變成 A+,但確實會有所改善。如果你對大量的人進行執行機能或心理靈活性測試,平均而言,你會發現那些經常運動的人有了輕微的進步。」 所以,你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囉:(無奈地)從沙發上爬起來並穿上你的慢跑鞋。你可能永遠都無法比上紐約馬拉松大賽的頂尖好手,但你下一次玩填字遊戲時,可能便能突出表現囉。

【延伸閱讀】

👉【關於奧運,你知道嗎?】奧運選手靠的是先天優勢還是後天苦練?

👉【關於奧運,你知道嗎?】游泳和八字鬍間的秘密

奧運相關影音

免責聲明

奧運、奧林匹亞、奧運五環、奧運格言Faster Higher Stronger及相關標章與吉祥物為國際奧委會、東京奧委會或其相關機構所擁有。本網站與上述該等機構並無任何贊助或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