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正義鷹大俠】無安打比賽非但不再偉大、還是個大問題?!

文/正義鷹大俠(訂閱《MLB星系》,享受更多MLB專業好文)

雖然時隔數天,相信大家還是對於洋基的「回春賽揚」Corey Kluber續譜驚奇旅程、投出生涯首場無安打比賽的演出嘆為觀止。尤有甚者,這還是聯盟本季第6場無安打,距離20世紀至今最高的7場紀錄近在咫尺,而現在球季才不過進行了四分之一左右!

Corey Kluber日前寫下紐約洋基在本世紀的首場無安打賽事。(AP Photo/Tony Gutierrez)
Corey Kluber日前寫下紐約洋基在本世紀的首場無安打賽事。(AP Photo/Tony Gutierrez) (ASSOCIATED PRESS)

5月過了20餘天,同月份就已經出現4場無安打,當中包括了台灣時間19日Kluber在遊騎兵主場搬演的神作,以及前1天由老虎隊右投Spencer Turnbull於西雅圖創下的偉業。而連同4月份的兩場,本季6場無安打比賽只落後給1990年、1991年和2012年所締造的7場,若非「瘋邦」Madison Bumgarner的雙重賽7局無安打因局數未滿9局不列入正式成績,早已追平上述紀錄。至於本季已有3隊(遊騎兵、水手、印地安人)慘遭無安打毒手則率先寫下新猷,且6月之前聯盟產出6場無安打也是古今頭一遭。

儘管從締造者全隊上下無不欣喜若狂、球迷更是「週週有奇觀」的驚嘆程度來評斷,「無安打比賽」仍堪稱投手於單一場次中所能成就的頂級戰勳之一,但看在《CBS Sports》專欄作家Matt Snyder眼中卻非如此,反倒引發他對於大聯盟棒球更深一層的隱憂。

不難想見,Snyder表示現今無安打比賽似乎過度氾濫,因為照目前進度推算,整個2021年球季將出現超過20場無安打,除了這項紀錄本身的獨特性和珍稀性將因此被稀釋,對於整個球界來說更是個警訊,而日前就連在大聯盟打滾第14年的道奇隊「當代神左」Clayton Kershaw都直言,過多的無安打比賽對於棒球並非好事。

洛杉磯道奇名將Clayton Kershaw。(AP Photo/Ross D. Franklin)
洛杉磯道奇名將Clayton Kershaw。(AP Photo/Ross D. Franklin) (ASSOCIATED PRESS)

根據統計,直到台灣時間5月19日之前,全聯盟平均打擊率為2成36,稍有資歷的球迷或許都有同感,若時光回溯至25年前,「2成50打擊率」之於1名打者絕非讚譽,數字替換成2成40甚至帶有貶抑之意,儼然難以在MLB討生活的指標。曾幾何時,2成40打擊率竟成了「優於聯盟水準」的代名詞,今昔差別之大可見一斑。而從全聯盟只有7隊平均打擊率高於2成50、僅40%的隊伍跨越2成40門檻亦可窺端倪,遑論5月中釀酒人王牌Corbin Burnes才以開季連投58K無四壞的成績刷新球史紀錄,4天後洋基三振機器Gerrit Cole便火速將數字再推上61K的三振大秀了。

更誇張的是,本季至今聯盟平均打擊率已低於1968年的史上完整球季最差紀錄,對於MLB歷史若有涉獵,大抵會知道這一季不僅是「第二死球年代」巔峰,還直接被稱做「投手年度」,當年除了美聯只出現一名3成打者,全聯盟投手甚至卯起來祭出339場完封,導致隔年官方為此調降投手丘高度並縮小好球帶,只求平衡投高打低的極端態勢,以免球賽過於沉悶影響票房,實在難以想像今天竟又重返五十多年前的窘境,且狀況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

基於上述,與其鼓勵或催促打者要努力求進步,癥結點仍在於現今投手宰制力過於強大。這麼講還沒感覺?那就看看Snyder是如何用Turnbull來舉例的。

5月18日投出無安打當天,Turnbull共亮出5款兵器,包括49顆均速93.4英哩的四縫線速球、37顆84.4英哩的滑球、18顆94.6英哩的伸卡球、6顆87.8英哩的變速球,以及6顆78.5英哩的曲球,速差落差逾16英哩。約莫30多年前,只要速球上看93至95英哩的先發投手就被視為火球男,而如同Turnbull演出無安打當天、能同時掌控5種球路且具球威者亦屬罕見,因此假設他若能穿越時空、回到那時,實力亦足以笑傲球壇,甚至可能挑戰地表最強。

問題是,那身處2021年的Turnbull呢?

底特律老虎先發Spencer Turnbull(圖右) 與捕手搭擋Eric Haase慶祝投出無安打比賽。(AP Photo/Ted S. Warren)
底特律老虎先發Spencer Turnbull(圖右) 與捕手搭擋Eric Haase慶祝投出無安打比賽。(AP Photo/Ted S. Warren) (ASSOCIATED PRESS)

翻開紀錄簿,Turnbull本季投球均速只略高於聯盟平均,即使吞下無安打比賽這粒大補丸,防禦率在至少投30局的選手中不過排行第31名,22%的三振率則名列第74。同樣地,在他之前投出無安打的Joe Musgrove、Carlos Rodon、John Means和Wade Miley,也同樣擁有若回到30年前能繳出頂尖表現的條件,但季前各方評價卻是難以被視為一線投手的「時光王牌」。儘管當中的Means今年總算投出名堂,但前兩季實績仍難稱得上ACE等級;至於緊跟Turnbull腳步達標無安打的Kluber,則是距離賽揚獎巔峰期已有好一段時間。這也再度點出本季無安打比賽之所以爆發,重點絕非打者表現太差,而是在於整體投手一面倒的壓制力。

而投手的強勢會產生什麼問題?令人屏息、時刻揪心的投手戰難道不好看不精彩嗎?由過去幾年聯盟力推加快比賽節奏,希望打者盡量把球打進場內、讓守備員「動起來」,以求減少僅產出三振、保送或全壘打的三純數據(three true outcomes),進而避免賽事過於單調的企圖觀之,更偏投手的戰局無疑是雪上加霜。加上今年季前改變用球雖稍減全壘打產量但效果有限,投手禁用松焦油的備忘錄更似未嚴格執行、至今仍無人受罰,不難預測大聯盟比賽對於球迷的吸引力持續下降。

此外檢視紀錄,投手三振率來到史上新高、打者打擊率則降至新低,且防守布陣日益進化,守備者能更快速到達定位,同時在負擔隨防守面積日益縮減的場地上秀出更棒、甚至過去被視為不可能的驚人美技…等,皆為投手宰制性不斷強化,甚至是無安打比賽機率竄升的原因。

而提到防守布陣,或許還是不免有些人認為部分問題出在打者身上,「控制球棒、把球打到沒人防守的地方不就好啦?」、「打者現在都嘛只想扛大支的!」、「學學大谷或一朗觸擊是不會喔?」以上這些想法,也許多多少少都曾浮現在我們腦海中,只不過現實狀況是,今日打擊者所面對的球威遠非兩大名人堂安打機器Rod Carew、Tony Gwynn的年代所能想像,更別提出初開啟活球年代的1920、1930年代了。光是想像要將時速99英哩的來球「朝反方向打」;或挑戰一顆90英哩、速度對昔日打者而言堪比直球的滑球,卻得在短時間內決定要把球打到哪去,就可以知道這任務有多困難了。

回顧1968年,兩聯盟賽揚獎得主一個寫下20世紀迄今最低的單季防禦率、另一個則累積了此後再無來者的單季30勝神蹟,所有人都明瞭,這是個改變的時刻,隔年起,投手丘和好球帶的調整讓打者重新奮起、繼之觸發了長達數十年的棒球復興期。根據Snyder看法,目前也已經來到類似的轉折點,只不過在季後討論改變並付諸執行前,我們仍然有機會,繼續親眼見證這個擲球者幾乎所向披靡、無安打比賽飆速堆疊的不思議季度。

※本文編譯自MLB no-hitters: How historic no-no spree is putting baseball's biggest problem on full display,作者為Matt Snyder

【延伸閱讀】

👉看更多MLB話題人物

👉看更多MLB單月最佳球員

👉【棒球知識+】MLB的DFA不等於釋出喔!

◤居家防疫必備◢
👉防疫在家辦公神器大集合
👉防疫在家吃美食一次補貨
👉NIKE adidas鞋服全館5折起結帳再84折
👉UA新品7折起,滿額再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