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蕭景紋】逃離醫院

(示意圖/Getty Images)
(示意圖/Getty Images)

作者為駐美兒童腎臟科醫師

暑假是個醫院大亂的季節。美國人或許不像亞洲人勤奮工作,但和其他國家比起來,還算工作狂一族。尤其是一些行業,譬如律師、醫生和股票交易者,工作忙時六親不認,如同大禹治水過家不入,拚命三郎般把工作當作人生。

離從前住院醫師日夜顛倒的生活已經很久,慢性子的我當年也沒有去選外科或腦神經科,那種隨時待命一通電話響起就腎上腺素狂飆的科系。腎臟科速度慢,一個病理慢慢處理,數不清的診斷報告接連出爐,有時答案得多天後才謎底揭曉。若是以叢林來比喻,外科是雲豹,兒腎科就是樹懶。殊不知整個醫院就只有一個兒腎醫師,即使是樹懶,要消化整個叢林的樹葉也是會精疲力竭的。

統計學來說,病人就那麼多,緊急狀況也通常在掌握當中,平時生活倒也頗有規律,工作和家人能同時兼顧,雖然有時空閒不夠,犧牲的也就是運動鍛鍊自我的時間。反正到了一個年齡,肌肉和身材都已經不重要了,運動本身的意義也變得抽象,幾天不運動好像也無妨,身體不會抗議反而樂得清閒。

問題是夏天到了,叢林的平衡突然發生改變。陪孩子過暑假的重要任務不容疏忽,於是每個科系的醫護人員突然減少了一半,手術室也找不到醫生操刀,連一些診斷檢驗都要耐心等待排次。

轉眼間暑假快到了,這幾天病人卻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病理個個離奇。離開學術界多年,突然出現這些醫學界所謂的「斑馬」(註:罕見疾病)有點讓我叫苦連天。沒有同儕可以腦汁撞擊,也沒有住院醫師可以折磨,叫他們下班後整理出歷年來學術報告的簡報。面對罕見的病理,我只能耐心地參考文獻和教科書,跟其他科系的醫師諮商,必要時寄郵件到國際兒腎網和世界各地其他醫師討論,聚集這些罕見疾病的經驗,通常倒也能整理出一些有用的心得。

此時診間出現了好幾隻斑馬,樹懶不能只在樹上慢慢嚼葉子,得趕緊爬下樹來辦事。而我自己的孩子也快要放暑假了,偶爾我還是要充當母親的角色,歐洲旅遊已經安排好了,但醫院的工作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每個夜裡醫院打來的電話,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孩子血尿發燒卻找不到腎結石,腎炎病人服用類固醇無效半夜來掛急診,高血壓的青少年斷層掃描檢查出一個拳頭大的腫瘤,腎臟發育不全的嬰兒營養不良住院了⋯⋯。病房裡一半都是腎臟科的病人,醫院同事看到我都會同情地拍拍我的肩膀,想必是我睡眠不足多日,就算是戴著口罩也掩蓋不住凹陷的眼眶。

新發病的高血壓青少年被查出患有嗜鉻細胞瘤,一種兒科罕見的腫瘤,得小心控制血壓才能進手術房。我每天戰戰兢兢地調著藥劑,等著外科醫師動刀,就怕病人血壓高飆。其他幾個病人也沒有好轉,想到即將到來的歐洲假期,我思考著是否可以取消?這時似乎不應該從醫院臨陣脫逃。

「該休假的時候還是得走。」幫忙代班的學長語重心長地說,「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你一個兒腎醫師,走吧,機票都訂好了,此時再不走還等何時。」

我簡直是倉皇逃離醫院。上飛機的那一刻,想到那首老歌,旅行的意義是什麼,老實講我已經想不起來了。

(原刊於世界日報2023/9/9)

其他文章可見作者蕭景紋 FB 粉絲頁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