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成長疲軟 葉倫:可應對政策空間仍大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正在印度新德里召開,中國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缺席本屆峰會下,由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出席。然而,會上中國經濟議題仍備受關注。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8日出席表示,美方正密切關注中國經濟成長疲軟所帶來的各種挑戰,但預期中國仍有相當大的政策空間應對經濟放緩。
在經濟成長放緩下,中國政府頻頻推出經濟刺激政策,但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8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7,為連續五個月處於50以下收縮區間,非製造業PMI亦較7月下降0.5個百分點至51.0。
美國之音引述葉倫8日指出,中國面對各種短期和長期的全球性及經濟挑戰,包括疫後消費復甦不及預期、房地產行業和債務問題,以及人口負增長、勞動力收縮等,美方一直對此進行密切關注。
但葉倫表示,雖然中國面臨諸多挑戰,仍然有相當大的政策空間,並預期美國經濟不會因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而受到重大直接影響。不過,東亞國家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此前,葉倫7月曾對中國經濟情況指出,由於許多國家依賴中國以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因此中國經濟放緩或將波及全球經濟,且有可能會對美國產生一些負面的溢出效應,但仍預期美國不會因此陷入經濟衰退。
另一方面,出席G20峰會的李強9日於第一階段會議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在重大危機和共同挑戰面前,誰都不能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另據外媒分析指出,習近平缺席本屆G20峰會,可能會對美國近期在國際舞台上積極推動為開發中國家融資的行動產生影響,美國將此視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開發中國家影響力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