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青男籃迎來新黃金世代,殺進U17世青賽,然後呢?

同為身高超過200公分的新生代長人,又是同齡的U16中華隊隊友,南山高中與泰山高中的2名菜鳥中鋒吳沛嘉及譚傑龍的HBL首度對決備受矚目,最終吳沛嘉以12分5籃板佔得上風,南山也以108比48大勝,但譚傑龍的後勢看漲,期待未來再拚高下。

很久沒有在男籃戰場上,看到中華隊的籃板能夠「血洗」對手了,殺進U17世青賽之後,除了開心,更要小心。

昨天中華男籃U16隊伍在亞錦賽決賽戰場惜敗給南韓隊,以69:78飲恨、屈居亞軍。但即便「只是」亞軍,也已經是史上最佳戰績,同時我們迎來的是長人得來不易的「新黃金世代」;在曾文鼎、吳岱豪和田壘3名200公分以上的中華隊時代之後,吳沛嘉、譚傑龍都是兩百公分以上禁區可用之兵。

尤其這次亞青賽,譚傑龍在出發前才兩度受傷,腳踝上了石膏後,已經來不及換人,所以我們的陣容其實少了一名202公分的他,還能拿下亞軍實屬不易。吳沛嘉更是在籃下搶籃板隨心所欲,雖然決賽他下半場離場之際,中華隊吃了不少苦頭,但此役他初期只上場10分多鐘時就累計7籃板,最後全場攻下13分、20籃板,仍是中華隊小球員這次繳出代表作的核心人物。

中華隊出征前,吳沛嘉就曾坦言自己並不會緊張,且了解205公分的自己在隊中擔任牽繫整隊進攻的角色,以他高中生的年紀、卻能有不錯的表達能力和體認,讓人對這支球隊相當放心。

決賽輸給南韓、這樣的結局來說可說是有好有壞;壞的是,當然以中華預賽到最後打出8連勝,最終輸掉第1場球就是在冠軍戰,情感面是很傷的。不過苦吞一次亞軍,或許可以看見更多警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首先,我們雖然有吳沛嘉這名可用的長人,但鋒線和後衛群可說是不敵南韓。南韓的鋒線身高並不居劣勢,且昨天決賽時三分外線發揮不理想,命中率只有2成7,但中華隊更差、只有17.4%。苦吞一敗適時的提醒我們,光靠新黃金世代的身材條件,並不足以成就永遠的勝利,天賦之外,還有其他空缺必須補足。

再者,能提醒我們要小心。第2名仍能拿下明年2016年6月在西班牙的U17世青賽門票,那麼,我們到底該「小心」什麼?小心培養、謹慎訓練。

其實台灣的運動發展最令人擔心的,永遠不是選手素質條件不如人,而是訓練環境和方式不如人。「小時了了」的遺憾重複出現在各種類型的運動之上,不只籃球,就算是國球棒球、或是網球等其他項目,我們不乏青少年能夠痛宰亞洲各國、甚至可以逼退歐美、站上世界頂尖的表現,但隨著年齡增長、進入職業或是成人等級的舞台時,星光就會隕落。

中華男籃迎來了新黃金世代,雖然值得慶祝,但也只能短暫片刻。此次亞青賽雖然沒有轉播,但從數據上仍能看出中華隊依賴固定的球員,調度仍略微保守,但即便是用兵吃緊的情況下,冠軍戰也仍然沒能因此擊敗同樣操兵保守的南韓;南韓6號的李政玄(Junghyun LEE)拿下17分、6助攻、 7號的梁齋民(Jae Min YANG)拿下14分、7助攻,以及11號的新珉錫(Minsuk SHIN)拿下16分、5助攻,重點是他們3人都打滿全場(39分多鐘),還能有如此高效率的表現,關鍵在於哪裡?當然就是平時的體能訓練和成長以來的訓練方式。更重要的是,南韓在前幾場也是如此用兵,卻幾乎沒有影響到決賽表現,是值得中華隊學習之處。

U16落幕了,最終成績固然值得開心,前進世青賽也能和更多世界隊伍切磋磨練,還能讓這次只能「眼觀」無法「動手」的譚傑龍趕得上參與真正的戰場,但我們找到了台灣的新黃金世代,最重要的是如何延續這樣的「黃金條件」,才可能重新繼續在成人級的亞錦賽上綻放光芒。

最大的目標不是在西班牙,而是五年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