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失足,殃及全家/寒昱

寒昱

我從蘇北遷居到江南來以後,跟老家聯繫得最多的是姚老。他比我大二十歲,但這並不影響我倆的友誼。他命途多舛,在上世紀反右運動中被定為“不戴帽右派”,從就讀的中師被遣送回老家,受盡了人間的苦難。

一生遭受磨難的姚老到了晚年還是未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向我傳來的多為壞消息。最近幾年他為孫女操碎了心。先是為其工作操心,她報考公務員達線後,不斷有人民來信向上反映,揭發她欺騙組織,隱瞞了她父親的情況,姚老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其工作安定下來。現在又為其婚事操心,她不斷談男友,不斷告吹,大多數是男方拒絕進一步接觸。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姚老的孫女是一個很優秀的女孩,年方28歲,研究生畢業,中共黨員,工作能力很強,寫得一手好文章,有多篇見報,長相也端莊秀美。為什麼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孩工作和戀愛連遭挫折呢?根源出在她父親身上。

多年前,她父親一心想做大交易發大財,然而求財心切,沒有分清正路和邪路,選擇為蛇頭做助手,組織人員偷渡時東窗事發而鋃鐺入獄。出獄後,做大交易發大財的初心未改,先跟一個獄友一起到日本考察了一通,回國後雄心勃勃地辦起了一個介紹人員出國務工的公司。公司裝潢考究,設施高檔,他往老闆椅上一坐,居高臨下,氣使頤指,風光無限。姚老到公司去向他提出幾點建議供他參考,他不屑一顧地說:“你要說我沒有想到的,不要說我已經想到了的。”把老頭子氣得夠嗆,然而兒子對他還算客氣的。當他的母親到公司去向他提出幾點建議供他參考時,他就直截了當地說:“你又不是我公司的員工,在這兒說什麼!”這等於下了逐客令,把老太婆窘得認不清東西南北。可見他當時的躊躇滿志、豪氣沖天,好像金錢馬上就會像小河的流水一樣汩汩地向他的銀行卡裏流來一樣。然而幾年經營下來,這位當初春風得意的老闆變得灰頭土臉,他收了當事人的手續費而根本不能介紹人員出國,虧空兩百多萬。走在路上當事人向他要錢他還不出,遭到毆打,他自己寧願再次進入監牢,在那裏面人身安全反而會得到保障,結果二進宮。

中國歷史上好多朝代的統治者喜歡搞株連,有時一人犯罪全家問斬。建國後的一段時期也是一人犯罪,全家受株連。所好的是這種偏見和歧視如今已經不復存在。但老百姓對服刑人員還是有偏見的,儘管他們已經出獄了,但似乎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雖然他們中的有些人各方面的素質並不遜於非服刑的人。

然而話又說回來,男方談對象時,在有選擇餘地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接受女方的家長在獄中服刑這個事實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求財是人的本能和生活的需要,但一定要恪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古訓,不然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家人。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