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總額大砍 醫憂自費項目增多

衛福部針對明年健保總額採取新計算方式,醫療總額遭砍一五○億元,引發醫界強烈不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針對明年健保總額採取新計算方式,醫療總額遭砍一五○億元,引發醫界強烈不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提出明年健保總額新預估方案,恐將大砍一五○億元,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高齡化社會醫療支出愈來愈多,且新藥、新醫材的價格昂貴,健保總額成長率卻被壓抑,民眾健康無法得到妥善照顧。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認為,「茲事體大,衛福部應該與醫界好好溝通」。

李偉強表示,步入後疫情時代,就醫人數增加,健保支出劇增,但健保總額卻是反其道而行,大砍預算,西醫、中醫、牙醫等所有科別都會受到影響;當健保給付愈來愈少,民眾自費項目恐怕變多,加重就醫負擔。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健保總額成長率的低推估方式,一直以來都有低估傾向,這個問題已和衛福部講過不知道多少遍」。前衛福部健保會委員、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呼籲,將「長新冠」照護計畫放進協商,採專案辦理,否則點值被稀釋得太低,不但對醫界不公平,最後受害的也還是民眾。

據了解,台北地區去年第四季健保醫療平均點值已不到○點八元,而今年第一季健保點值只會更低。

「政府若不願意為健保總額開源,勢必只能節流」。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國人一年平均看診高達十六點九次,高於其他先進國家,即使部分負擔新制上路,一年僅增加卅幾億元,抑制醫療浪費的效果有限;當總額無法成長、醫療使用持續增加,醫療院所遭雙重夾擊,經營面臨嚴峻挑戰。

「每投資一元在醫藥衛生,長遠來看,可產生了二到四元的經濟效益」。洪子仁呼籲,政府應於五年內將醫療保健支出占GDP的比率從百分之六點二提升到八以上,才能讓健康投資水準與國際接軌。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褲子多久該洗一次?內行人曝「這款」可以不洗:否則壽命減少
留一星99%奧客? 網1關鍵逆風挺咖啡廳老闆:否則變路易莎
企鵝妹人氣狂漲…鄉民一搜「在韓都負評」嚇壞 網揭1爆紅關鍵
關穎遭酸「像大媽」!高EQ回一句話網友卻喊「不贊同」

看更多相關新聞
明年健保總額大砍150億元 醫界炸鍋不滿政治化
政治凌駕醫療 醫護淪韭菜
未來看病拿藥最多要付300元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7月上路
不只氧化鎂藥價升 退燒藥、止吐塞劑調高1至7倍
公費補助快篩縮水?基層醫轟「不食人間煙火」

【填問卷抽好禮】2023健康生活大調查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