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搜奇】氣候變遷 溫室效應惡化 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記者丘學陞/綜合報導
科學家近日發現,隨著南半球進入夏季,南極周遭海冰覆蓋面積,已下降至史上最低水準,凸顯氣候變遷帶來的後果;科學家擔憂這將帶來更多極端氣候現象,不只導致溫室效應惡化,海平面也會進一步上升。
長期利用衛星圖資,監控全球冰層分布狀況的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發現一項令人憂心的最新數據,指出進入夏季的南極大陸,其周遭漂浮的海冰面積,較往年同期平均值減少1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5個英倫三島面積,僅剩不到1700萬平方公里,凸顯氣候變遷嚴重性,還可能產生新的惡性循環。
冰層融化 推升海平面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南極的冬夏兩季,南極海冰面積都創史上最少紀錄,科學家擔憂海冰面積的減少將降低太陽反照率,導致地表吸收更多熱能,加劇溫室效應,進而使更多的冰層融化,陷入「愈來愈熱」的惡性循環,連帶使南極大陸冰層融化,推升海平面高度。
2023年堪稱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科學家推測,氣溫飆升也大幅加熱海水溫度,讓兩極更難結冰,從而導致海冰大量消失。學術界也積極進行研究,蒐集數據建立模型,研究氣候變遷可能的方向,提供全球加以應對的方法。
南極海冰大面積消融,成氣候變遷最新警訊。(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