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機械公會籲兩岸業者創造產品獨特性形成供應鏈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台灣機械公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上週五在台中、河南透過連線方式同步召開第20屆「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共同探討全球最夯的新能源車生產技術。機械公會呼籲,兩岸機械業者創造產品獨特性,形成優質供應鏈,共創雙贏。新能源車已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重點,中國大陸於6月間第四度宣布減免新能源車的購置稅,以提振民間消費需求,支持新能源車的產業發展。
今年邁入第20年的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以「兩岸新能源車產.業融合發展」為交流重點,由兩岸在新能源車發展相關的企業與研究單位等, 就兩岸機械工業與新能源車的產業發展現況提出報告,尋求兩岸機械業者在新能源車產業上,找到合作發展的契機,共創雙贏。
台灣機械公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自2004年在台北召開第一場「海峽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起,就約定每年輪流主辦交流會,透過交流會來架構兩岸在機械產業的合作發展,今年兩會透過連線,分別在台中與河南各自採實體會議方式舉行。
魏燦文表示,面對氣候變遷、淨零碳排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等低碳時代的來臨,綠色製造與綠色運輸等產業走向,將是兩岸機械業者要共同面對的挑戰與機會。
兩岸機械業在數十年的發展下,皆各有優勢,一個默契十足的互補供應鏈已然形成。魏燦文期待,兩岸各家企業專注推動產品的差異化,並從智慧製造著手,也期望透過此次交流會,為兩岸機械業合作發展上找到新的利基。
交流會由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中國機械聯會長徐念沙主持,機械公會理監事及專業委員會正、副會長等產業代表近百人,及中國機械聯企業代表共160餘人出席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