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到院前超音波小組 成軍

台北市緊急救護再升級,消防局到院前超音波小組在十六日正式成軍,市長蔣萬安親頒超音波能力徽章給八名小組成員代表。(記者孫曜樟攝)
台北市緊急救護再升級,消防局到院前超音波小組在十六日正式成軍,市長蔣萬安親頒超音波能力徽章給八名小組成員代表。(記者孫曜樟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於十六日在國立科學教育館舉辦一一二年「國家防災日」防災宣導活動,現場同步舉辦「台北市到院前超音波小組」成軍儀式;台北市到院前超音波小組是一個全新的急救團隊,由各高級救護技術員(下稱EMTP)組成,成員皆歷經超過三十小時訓練、二次醫院實習以及四次考核,總計有四十八名EMTP通過最終考核,並準備好提供專業的院前超音波探測技術,在不影響原先送醫時間情況下,提供更進階的到院前緊急救護服務。

活動現場,由台北市長蔣萬安頒發超音波能力徽章給八名超音波小組成員代表,並頒發感謝狀感謝台北馬偕醫院在訓練及考核過程中提供的協助,更期許台北市到院前超音波小組能夠發揮所長,持續拯救更多生命及家庭。

消防局表示,有關此次頒發超音波能力徽章的設計,是以台北一0一作為城市的象徵,體現了卓越和不斷創新的精神,這也是TPOCUS的精神所在,並以超音波探頭環繞一0一大樓象徵著這支小組將全年三百六十五天、每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守護台北市民的健康。

消防局說,行動超音波技術因其攜帶方便,且具非侵襲性的特點,被認為是未來醫療診斷的重要工具,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單位開始投入院前超音波的應用,而這一項技術不僅提供更多臨床資訊,還能提高傷患的診斷率,進一步影響了患者的處置和後送醫院的選擇,將有利於患者的治癒。

值得一提的是,學員在最後考核為求擬真必須於模擬救護車內,以左手操作超音波探頭,並完成腹部、肺部及呼吸道等部位的超音波操作,其中腹內各器官和心臟等特定部位的操作,更要求在短短的二分鐘內完成,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消防局也特別感謝雙和醫院及台北馬偕等醫院的支持,在訓練及考核上提供了很多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