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 國際臺劇即起徵案
記者周毓洵/臺北報導
文化部《2023暨2024-2027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1 plus 4-T-content plan)》獲行政院支持核定4年100億元、113年30億元預算,將全面性的關照藝術、出版、文創、影視音、文化科技、文化外交等6大文化藝術面向。其中在影視音產業的推動上,文化部今(4)日首先公布針對國際臺劇的第一次徵案,自即日起至今年12月4日止受理申請。
國際臺劇徵案的重要目標是強化內容製作力,扶植發展大型製作公司,帶動影視人才、技術及製作規模全面升級、提升臺灣內容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為達成旗艦製作的首要重點則是將過去影視局補助、文策院投資平行單線進行的模式,整合為「投補(捕)關係」、「政府與民間合流」等策略,以捲動更多資金投入產製。因此,申請案在經評選小組同意並通過投資政策審議評估後,將同時送文策院進行投資審議,且補助案及投資案必須兩者都獲得審議通過,才能正式成為獲選案。
在申請條件上,申請案應具國際性及市場性,除我國民間投資者外,應提出國際投資或合製意向(如與國際企業、電視台、製作公司或串流平臺等合作),以及具體明確的國際行銷規劃;製作主題(故事內容)鼓勵多元題材,但應具獨特性及國際性,以呈現臺灣歷史文化及時代縱深者(包括但不限於大河劇、時代劇)優先,且應具備完整劇本。至於製作規模,應為每集製作成本至少新臺幣1千萬元,或總製作成本新臺幣1億元以上的劇集;此外,工作團隊總人數1/5以上應曾入圍或獲得金鐘獎、金馬獎或國際影視競賽獎項。
國際臺劇徵案的重要目標是強化內容製作力,扶植發展大型製作公司,帶動影視人才、技術及製作規模全面升級、提升臺灣內容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