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投信獲利出爐 11家正成長

38家投信業去年獲利出爐。整體投信去年獲利106.8億元,比前年少賺了近20億元,就年成長獲利絕對數字來看,僅有11家投信呈現淨成長,前三大為安聯投信、國泰投信、中信投信。

根據碁石智庫即將於最近出版的「2022年台灣投信投顧產業經營及獲利分析報告」指出,截至去年年底止,台灣38家投信管理規模為新台幣7.2兆元,若再加上投信擔任境外基金總代理2.9兆元規模,全體市場規模為新台幣10.1兆元。

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表示,去年因受到俄烏戰爭,通膨及連續升息影響,全球股債市下跌近2成,連帶影響台灣投信產業淨利在去年下降15.7%從2021年的126.7億元下降近20億元,在38家投信公司中有31家賺錢,7家虧損。即使全投信在去年獲利還不及單一家銀行單年淨利的1/4,但投信產業悠關政府基金、投資型保單及一般大眾的投資及退休規劃,是累積國民中長期投資資源的主要推手。去年僅11家投信獲利呈現淨成長,27家是負成長。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安聯投信指出,去年獲利成長主要是提前看到市場趨勢和需求,早一步規劃引進,成效逐年浮現因此受投資人青睞,另外產品策略內外兼修奏效,一方面引進境外多重資產系列基金、美國非投資等級基金,在升息循環下淨流入增加不少,另外境內台股基金也受到投資人青睞。

國泰投信說,國泰投信主被動式基金及代操業務及類全委帳戶代操皆穩定成長,近幾年被動式ETF尤其成長快速去年底共管理67檔基金及73個全權委託案,總管理資產規模達1.4兆元,為管理規模最大的投信。

中信投信強調,去年獲利成長是主要是整體基金規模成長突破4,000億元(包含ETF、公募、私募、全委、類全委),同時積極募集三檔新的ETF、一檔多重資產基金,並努力維護既有股票型及債券型ETF,另越南機會基金也受到投資人喜愛,規模突破200億元,成為國內最大單一市場基金。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