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暫停長效儲能收件 業者爆不滿
因應再生能源提升,政府鼓勵民間建置儲能系統,但台電近日突發函通知暫停受理長效型儲能申請收件,引發儲能設備商不滿反彈。台電解釋,主要是申請量已爆量8倍,先讓業者去建置好儲能系統。至於未來是否再開放,將視再生能源併網滾動檢討。
因應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成,台灣目前規畫2025年儲能需求為150萬瓩,台電總責100萬瓩,其中84萬瓩要透過電力交易平台從民間取得。另外50萬瓩,則由官方能源局開放「光儲合一」民間競標籌建。
台電2021年成立電力交易平台,其中「調頻備轉服務」就是要在遇到事故頻率變動時,提供穩頻支援,而此調頻服務,分為短效型及長效型儲能,各需50萬瓩。長效型又叫做「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除能協助動態調頻外,還可在白天儲電,傍晚放電,具「削峰填谷」、支撐夜尖峰電力功能。
但台電近日發函通知暫停長效型受理,引發儲能設備商不滿,認為長效型儲能投資都要數十億,台電說關就關,對業者權益影響很大。對此台電解釋,截至2023年3月,長效型申請量已達427.1萬瓩,目標量8倍以上,為避免供過於求,才決定暫停。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解釋,現在在交易平台的長效型每天交易量才1.6萬瓩,但核可量已有427萬瓩,表示很多申請廠商都還未建好。至於未來儲能量是否再增加?他強調,會配合2025年再生能源併網時程,做滾動式檢討,適時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