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6週年 許宗力:已獲多數民眾認同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司法院、行政院25日聯合舉行「司法改革重點成效記者會」,司法院長許宗力指出,民調顯示,民眾對於司改已由不信任轉為信任、不滿意轉為滿意,已獲得多數民眾認同。

記者會除了許宗力外,還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及法務部長蔡清祥等,分別從7大面向及3大重點,進行報告,說明自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於民國106年8月12日舉行總結會議以來,司法改革的重點成效。

許宗力說明司法院6年來的司改重點,包括國民參與審判的國民法官法、終審法院實施「大法庭制度」、憲法訴訟法、勞動事件法、營業秘密保護新制、被害人保護及訴訟參與及訴訟外紛爭解決(ADR)機制。

許宗力表示,「家事事件法」增訂嚴重病人保護安置事件等規定,協力建構穩固的社會安全網,也保障身心障礙者合法權益。「少年事件處理法」的曝險少年行政輔導先行機制,透過行政、司法積極緊密協力合作,防止少年涉入詐欺集團或組織幫派,讓曝險少年循序回歸社會。

在數位轉型方面,司法院發布新版數位政策(2.0版),聚焦於「遠距法庭」、「電子程序」、「電子案件管理」及「智慧司法」4大面向,讓民眾更能近用司法。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司法院、行政院及法務部已完成多項司改決議,成效逐漸顯現,也提出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政府將持續與社會各界溝通對話,以堅定穩健的步伐推動司法改革,使國人更能參與司法、認同司法、信賴司法,一同打造與台灣社會結伴向前行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