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世外桃源 見證歷史
記者王勇智/專題報導
「吳園藝文中心」前身為臺南公會堂,是日據時期臺南首座具有公共集會功能的現代建築物;抗戰勝利後,該處曾提供空軍新生社和軍友社使用。民國87年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目前與吳園和柳下食堂作為「吳園藝文中心」的一部分,並開放民眾參觀。
臺灣4大名園之一 古色古香
「吳園藝文中心」原為清道光年間地方士紳吳尚新所建之吳園,內有亭台樓閣、假山、池塘等設施,古色古香,尤以仿飛來峰之庭園造景最引人注目;藏身都市的世外桃源,與霧峰萊園、新竹北郭園及板橋林本源園邸合稱「臺灣4大名園」。
日據時期,由於臺南一帶缺乏公共聚會場所,日本人遂在吳園建臺南公會堂;當時各種團體活動、藝文展演都在這裡舉行,也因而見證了臺南社會文化的演進。臺灣光復後,政府將此棟建築改稱為中山堂,並提供空軍新生社和軍友社使用;民國44年改為省立臺南社教館並予以整修,後來社教館於83年移到臺南市五期重劃區後,該建築則改為「吳園藝文中心」。
不同時代建築設計 風格多元
走進「吳園藝文中心」,首先看到的是仿巴洛克式建築的主建物,一旁有日式木造的十八卯茶屋,繼續往前走則是中式的庭園,而庭園後方又被現代的高樓大廈所包圍;遊客來到這裡,可以感受到不同時代的建築設計,所帶來的視覺衝擊。除了欣賞這裡的多元建築風格之外,「吳園藝文中心」內則不定期安排許多藝術展覽,讓這裡成為臺南市中心的藝術殿堂。
「吳園藝文中心」前身為臺南公會堂,曾提供空軍新生社和軍友社使用。(記者王勇智攝)
中式庭園後方被現代的高樓大廈所包圍,形成傳統與現代的特殊景觀。(記者王勇智攝)
「吳園藝文中心」內不定期安排藝術展覽,讓這裡成為臺南市中心的藝術殿堂。(記者王勇智攝)
遊客來到這裡,可以感受到不同建築設計,所帶來的視覺衝擊。(記者王勇智攝)
「吳園」內有亭台樓閣、庭院等設施,附近居民喜歡來此聊天、散步。(記者王勇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