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台灣咱的夢」 侯友宜細數過往到承擔重任

新北市長侯友宜參加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的「董事長開講」粉絲見面會活動,細數自己的過往以及未來的夢想。(呂健豪攝)
新北市長侯友宜參加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的「董事長開講」粉絲見面會活動,細數自己的過往以及未來的夢想。(呂健豪攝)

新北市長侯友宜獲得國民黨徵召為2024總統提名人後,今日晚間受邀到三重體育館參加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的「董事長開講」粉絲見面會活動,他以「咱的台灣咱的夢」為題發表約20分鐘演說,過程也數度獲得現場觀眾如雷的掌聲,他強調身為對國家社會有責任的人,面臨政黨操弄造成國家陷入分裂,無法不挺身而出。

現場湧進大批支持者,等著聽侯友宜發表治國理念。(呂健豪攝)
現場湧進大批支持者,等著聽侯友宜發表治國理念。(呂健豪攝)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侯友宜說,自己現在是新北市長,也擔任過7年副市長,在台灣政壇中,很多人覺得他「憨慢」講話,所以可能很多人聽過他的名字,但對自己的可能不一定了解,所以藉由今晚的機會,讓大家了解侯友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希望能找到你我之間的連結,創造未來的可能。

侯友宜從自己出生於嘉義朴子開始說起,他說小時候和一般小孩一樣,並沒有遠大的夢想,但生命很奇怪,總會在一個平凡無實的日子裡,慢慢找到人生的志向,自己也因為恩師一席話,「人生的路不是只有一條。」因此選擇了就讀警官學校,也因為一次次偵辦重大刑案,看盡人世間的恩怨情仇、悲歡離合的血淚,但也看到人性的光明。

侯友宜舉自己最深刻的案件,當年陳進興狹持南非武官卓懋祺一家,自己赤手空拳進入官邸與陳進興談判,救出人質以及7月大的小嬰兒,沒想到在20多年後,那位被救出的小嬰兒長大成人,在2018年自己第一次競選新北市長時,遠從美國飛到台灣表達支持與鼓勵,讓他深深感動。

他也說自己過去警察的工作就是和被害者及弱勢站在一起,用國家賦予的職權保護他們、幫助他們洗刷冤屈,也因為站在第一線為他們討公道、實現正義,所以常常碰到基層的老百姓,所以自己也在當中找到人生更深層的意義,也清楚老百姓的生活是什麼、需求是什麼,期待的又是什麼。

因此除了打擊犯罪、懲奸除惡防止治安向下沈淪之外,更要讓社會向上、向善發展,儘管侯友宜強調,自己不到50歲就當上警政署長,時常被譽為神探,但他謙虛表示自己並沒有那麼厲害,而是他生命充滿很多轉折點,也讓他看到很多台灣人讓人感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侯友宜強調,台灣很美,小到日常生活中小吃店準備的待用餐,大至311日本震災台灣人捐出200多億日元的善款,儘管台灣很小、對外情是很險峻,但大家都記得我們的善良,所以自己很感激老天爺給他機會能夠來到新北服務和大家結緣。

以因為擔任新北市長,讓自己有機會為國家社會創造更多正能量,也更加了解台灣的優勢是什麼,但不可諱言也看到一些事情嚴重阻礙台灣的法展,或許過去我們還有本錢當作沒看到,但如果現在還是繼續視而不見,甚至被同化,這樣台灣面對的不只是國家競爭力的嚴重衰退,而是陷入危急存亡的可能當中。

侯友宜說,今天講的這件事就是「分裂的台灣」,所謂的分裂可從兩個面向來講,一個是歷史過程造成的分裂,另一方面是處理兩岸國際事務的不同。過去因台灣實施戒嚴對社會造成的傷痕,經過幾次政黨輪替後,應該要努力來彌平傷口,但時至今日,當年留下的傷口沒有癒合,甚至還有擴大的跡象,其關鍵就是有政黨、政客刻意在傷口上灑鹽,每到選舉就用來製造仇恨,只為替自己增加選票。

侯強調,面對歷史有助於我們不重蹈覆徹,但當有人把它當作撕裂社會的工具,這樣我們的社會只會往後退,無法向前走。而台灣在外面對中國大陸將統一模式強加在台灣身上,以台灣主離民意來說,多數人都沒辦法接受,所以在民意的原則上,執政黨必須讓中華民國有能力阻擋各種壓力,也就是站在追求和平的基礎上,讓國家提升到使對方沒有能力去付出發動戰爭的代價,然而面對這樣的壓力,執政黨卻是用「抗中保台」跟「親中賣台」來分裂台灣,把錯綜復雜的兩岸國際問題變成低成本卻能有效分裂自己人的工具,讓選舉彷彿變成「愛台灣」跟「不愛台灣的比賽」。

侯友宜說,不論先來後到、不論情感上的認同是什麼,只要站在這塊土地,中華民國就是我們的國家,台灣就是我們的家,我們都是台灣人。他也感慨看到執政黨用愛台灣來分裂彼此,破壞未來的團結,因此「身為身為國家社會有責任感的人能不挺身而出嗎?」

侯也藉日韓為了因應國際情勢及兩國共同利益的未來發展捨棄百年間的恩怨、成見為例,足以成為我們的典範,希望台灣人不該為了過去的悲傷留下新的眼淚,回顧歷史是要讓未來走得更正,而不是讓過去的遺憾成為我們傷心哭泣、停止前進的阻礙。

所以侯友宜最後疾呼:「我的夢就是團結大家,我的夢就是希望看到團結的台灣不再受歷史的羈絆,讓彼此仇視。不要再讓國家在愛不愛台灣的無謂紛擾陷入戰爭的殘酷風險中。」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