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MLB史上糟糕交易

回顧MLB史上糟糕交易

本週勇士隊把Erick Aybar交易到老虎隊,也宣佈會把Dansby Swanson給拉上大聯盟。Swanson是亞特蘭大當地人,2015年選秀會上由響尾蛇隊以第一順位選上,卻不到半年就被交易到勇士隊。雖然以一個選秀狀元來說這麼快就被送走讓人相當意外,但這並不是因為他的實力不佳,反而是因為他的天份出色,具有絕佳的交易價值。

響尾蛇為了拚本季戰績,送出了Swanson、Ender Inciarte和Aaron Blair換回先發投手Shelby Miller以及Gabe Speier。Swanson是選秀狀元,Inciarte是前一年表現出色的外野手,而Blair則是響尾蛇前十大新秀,Baseball America排名百大內新秀。從這個包裹來看,響尾蛇付出的代價確實很高,當時就被眾多球迷和分析者看衰。而再加上Miller本季表現失常,至今累積的WAR值還是負值,更被人譏笑為史上最差的交易之一。

史上最差?真的嗎?不妨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前輩們幹的「好事」吧。

事實上,認真回顧起來,各種匪夷所思的交易年年都在發生。我們先別看得太遠,就從1990年開始吧。

1990年,波士頓紅襪為了加強牛棚,拿了一個打擊姿勢奇怪,在2A交出0.880 OPS的一壘新秀,向休士頓太空人隊交易37歲的後援投手Larry Andersen。Andresen當季例行賽加上季後賽總共替紅襪隊投了25局,在球季之後成為自由球員離隊。

而那個送到休士頓的年輕人呢?隔年跳過3A直接上大聯盟,156場出賽交出0.294/0.387/0.437的表現,拿下國聯新人王。他的名字叫做Jeff Bagwell,在之後的15季裡都是太空人隊倚重的核心球員。生涯累計449發全壘打,並拿下一次國聯最有價值球員獎項。

但太空人這頭撿了個大便宜,隔年卻又賠了出去。1991年太空人隊上有個年資四年的後援投手,球路威力不錯,但控球太差勁,1.56的WHIP以牛棚定位來說實在不怎麼好用。於是在1992年四月,太空人把他送到費城人隊換回另一個年輕投手Jason Grimsley。結果Grimsley在3A都投得荒腔走版,連一局大聯盟都沒替太空人投過,就在隔年被直接釋出。

雖然經過努力,Grimsley仍找到機會繼續他的大聯盟生涯,輾轉流落7支球隊,累積了15季的大聯盟生涯,遠勝一般選手的生涯平均。 但如果和當初和他對換的Curt Schilling比較,仍然是無法相提並論。

在被送到費城人隊後,Curt Schilling立刻成為費城人的先發支柱,第一年就拿下14勝11負,WHIP值更只有0.99。隨著他日漸成熟,生涯後續成為一代名投,共拿下3次賽揚投票第二名。包括著名的血襪一役在內,Schilling在2001、2004、2007年都幫助球隊拿下世界大賽冠軍,以及一次世界大賽MVP的肯定。

而和Schilling在紅襪隊組成過強投組合的Pedro Martinez,其生涯的交易紀錄也相當有趣。幾乎所有把他交易走的球隊,之後都會後悔自己是多麼的看走了眼。

Pedro的生涯1992年由洛杉磯道奇隊開始,前兩季的定位以後援為主,表現相當不錯。但球隊憂心他的健康以及續航力,因此在1994年和蒙特婁博覽會隊的二壘手Delino DeShields對換。雖然沒有進過明星賽,但DeShields終其生涯都是可靠的二壘手。不過認真的說,其生涯最有價值的一刻,當是和Pedro Martinez放在同一個天平之上的那刻。

而在博覽會隊證明了自己的先發能耐,並成為球隊王牌,更在1997年拿下首座賽揚獎後。隨著Pedro即將取得自由球員資格,小市場的博覽會隊拿不出高額合約留人,而且也對Pedro的健康和續航力感到擔憂(咦,我剛剛是不是寫過類似的字句?),於是把他送到波士頓紅襪,換回Carl Pavano以及Tony Armas。

當時的Pavano還未成氣候,Armas倒是當了多年博覽會隊的輪值主力。兩人都是合格的大聯盟投手,但到了紅襪的Pedro,則可能是史上最強的投手。即使在禁藥年代中,他仍然是投手丘上最閃耀的焦點。一來一往之下,交易走Pedro的這個主意當然顯得再糟糕不過。

讓我們再多提一些Pedro的後續吧。2004年Pedro在紅襪隊拿下夢寐以求的世界大賽冠軍,但雙方的合約也即將走完。Pedro方認為紅襪應該拿出足以表示尊重的價碼,但紅襪隊對Pedro的健康和續航力感到擔憂(…….),拿出手的合約始終無法讓Pedro滿意點頭。最後Pedro負氣出走,和紐約大都會隊簽下4年合約。

不過這次紅襪賭對了,Pedro的紐約行第一年的成績還不錯,後三年就因傷所苦,大失水準。

所以也許我們該對一開始的評語作點修正:幾乎所有把他交易走的球隊,之後都會後悔自己是多麼的看走了眼;也幾乎所有以自由球員身份簽下他的球隊,之後都……。

回來看博覽會隊。2002年球季,博覽會隊似乎有望打進季後賽,因此下了重注,向印第安人隊換來強投Bartolo Colon。雖然Colon在該季結束後就會成為自由球員,而口袋不深的博覽會隊顯然是沒有希望能留下他,不過為了隊史上第二次打進季後賽的目標,博覽會隊仍是奮力一搏。

但回頭看看,也許當初博覽會隊付出的代價真的是太高了。為了交易來半季的Bartolo Colon以及另外一個大聯盟生涯沒投超過100局的Tim Drew,博覽會隊送出了Cliff Lee、Grady Sizemore、Brandon Phillips和Lee Stevens,前三者之後都成為明星球員。Lee更在印第安人隊拿下一座賽揚。

2003年的巨人雙城交易是另一起相當著名的不對等交易。巨人隊為了換來捕手A.J. Pierzynski,送出了Joe Nathan、Francisco Liriano以及Boof Bonser。和休息室成員相處糟糕的A.J. Pierzynski,在該季結束後立刻被巨人隊Non-tender,而雙城隊得到了一個強力終結者和一個左投王牌。

2007年老虎隊用Cameron Maybin、Andrew Miller、Mike Rabelo、Burke Badenhop、Dallas Trahern和Frankie De La Cruz,向馬林魚換來了Miguel Cabrera和Dontrelle Willis。雖然Willis始終沒能重回賽揚身手並不到30歲就宣佈退休,但光憑Miguel Cabrera在老虎隊交出的成績就足以讓這筆交易的天平完全傾斜。要不是Andrew Miller後來在牛棚找到一片天,這筆交易的評價會更為極端。

去年季後賽以豪邁甩棒吸引所有人目光的Jose Bautista,在27歲前都還是個低於聯盟打擊平均的棒球浪人。也因此,當藍鳥隊提出要用捕手Robinzon Díaz交易Bautista時,海盜隊很快就點頭同意。而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Bautista成為聯盟內最強的重炮手,而Díaz在大聯盟只累積了不到150個打數而已。

當談到糟糕交易時,我們絕不能忘了水手隊在2008的名人堂等級傑作,也讓當時的水手隊GM Bill Bavasi留名青史(?)。水手隊為了換來前一年在賽揚票選排名第五的Erik Bedard,一口氣送出了Adam Jones、George Sherrill、Chris Tillman、Tony Butler和Kam Mickolio。

Bedard在水手的三季只留下了15勝14負的成績,而Adam Jones、George Sherrill和Chris Tillman都在金鶯隊成為全明星賽成員,Jones和Tillman更仍是金鶯隊的核心成員。

雖然以上提到了許多代價和回報不成比例的交易,但如果真的要選一個史上最糟糕的交易,相信還是要數紅襪和洋基這對世仇共同創下的記錄。

1919年球季結束後,紅襪隊以10萬美金的代價,把隊上的王牌投手兼重炮Babe Ruth賣給了紐約洋基。在當時,紅襪和洋基仍稱不上是世仇,因為在1920年,紅襪隊已拿下了五座世界大賽冠軍,而洋基隊連一次季後賽都沒打進過。

但一切隨著Ruth降臨紐約而改變。Ruth在洋基隊拿下10次全壘打王,並拿下了4次世界大賽冠軍;相對的,紅襪隊則為著名的「貝比魯斯魔咒」所苦,一直到2004年才又再次拿下世界大賽冠軍。

帳面上的成績估且不論,光是以10萬美金的代價就得背負著貝比魯斯魔咒的重量這麼多年,相信無論是誰,都會同意這筆交易絕對是史上最糟糕的交易,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