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1歲體悟到半馬比賽的快樂:這很像一場狂歡派對

海菲勒在當地累積更多訓練後,便報名參加了在阿拉巴馬州伯明罕(Birmingham,Alabama)舉行的半程馬拉松賽,只是為了「去看看那是什麼感覺」。她很驚喜地發現自己很喜歡,於是決定嘗試養成跑步習慣。「有幾次我在跑到大概十英里時,我心想,為什麼我會覺得這種事很有趣?這太可怕了。但其他時候,我會覺得欣喜若狂。我覺得自己很強大,充滿了力量。我正在完成某些事。當我接近終點線時,這一切都棒透了。」當海菲勒終於完成她第七十五次半程馬拉松賽的里程碑後,她決定要以一百次為目標。「我的比賽是快樂的泉源。在我六十一歲時,我很幸運能感受到這種感覺。」


當我問海菲勒,比賽是否讓她想起任何事時,她立刻說:「教堂。這是我讚頌世界的方式。我們都在那裡慶祝,某種程度上是在敬拜賜予我們的一切,我們都心懷感激。運動讓我想起了教堂的禮拜。」她停頓了一下,接著補充:「這也很像去狂歡派對。比賽結束後,我感覺自己愛上了每個人,這種情緒有時會持續一整天。在我回家路上的便利商店裡賣咖啡給我的那個人,我會想:『我喜歡那個人。』我從來沒有表現出欣喜若狂,但那就是我想像的樣子: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很好,每個人都很棒。如果你只需要跑個十三英里就能有這種感覺,那麼非常值得這麼做。」實際上,海菲勒是個成功戒酒的前酒鬼,她自一九八八年後就沒再喝過酒了。她告訴我:「運動是我現在的首選藥物。它能滿足相同的需求,卻是以這種比較好的方式來實現。」



海菲勒從沒想過會迷上比賽。她出生於一九五七年,在一九七二年美國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 (Title IX)通過前就開始上學了,此修正案要求學校提供女生和男生相同的運動機會。「我一直認為『體育不適合女生』。如果你在高中時告訴我,我應該積極參加比賽,我肯定會認為你瘋了。我就是覺得自己不應該參加,那不適合我。況且我本來就很胖,有時候這會讓你覺得,這個世界不適合我,我不能出現在那種場合。」她說:「但這一路走來,我現在會想,管他的,我總得去做些別的事。我為什麼要限制自己? 當你五十歲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擔心別人怎麼想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浪費了我的一生,認為因為我是女生,而且我很胖,所以我不能積極參與運動。」

本文選自 方言文化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一書。

運動除了能夠鍛鍊體魄、增強心理素質,還能讓人找回自信、勇氣和快樂,它也是消滅壞情緒最大的解藥。本書作者是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講師,告訴大家運動可以很簡單,從科學角度教大家「如何」愛上運動,引用神經科學、心理學、人類學、演化生物學、民族誌和哲學論述等,證明運動是如何與人類最基本的快樂有所關聯!

◎書籍資訊:https://pse.is/3l2lr8

◎延伸閱讀:確認過眼神,你是熱愛運動的同伴!

◎追蹤慢跑俱樂部IG:runi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