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律與恆毅力的習慣

「意志力」的實際運作方式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早上比晚上更容易對困難的抉擇做出決定。舉例來說,早上你離開被窩後就得面臨一個抉擇:是要去慢跑,還是去看個電視?這時的你較容易選擇困難的項目—默默穿上運動鞋,慢跑去。但現在假設你辛苦了一整天,終於下班回家了,又面臨一模一樣的抉擇:要去慢跑還是去看個電視?這時的你就較不容易延遲享樂了。如果各位跟我一樣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則是會選擇去看電視。

以上情形便是「意志力」的運作方式。意志力就像油箱裡的燃料,在一天之內,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耗盡,正如你我做出困難抉擇的決心,同樣也隨意志力消融般逝去。

同儕審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曾於多年以前發表一篇研究,該研究是在探討外在因素對八位法官做出假釋裁決的影響。研究人員追蹤了一千件以上的假釋案後,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一個上班日之內,隨著時間的流逝,法官對假釋的認定愈趨嚴格,愈有可能駁回假釋的申請。一天的時間逐漸過去,法官顯然覺得自己愈來愈難做出困難的抉擇,故為謹慎起見,便會選擇駁回假釋申請。

研究人員還發現另一件奇妙的事:剛用完午餐後的短時間內,法官比較容易允准假釋申請。

「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可以解釋上述的現象。決策疲勞是心理疲勞(mental fatigue)的一種。做愈多決定,意志力也會隨之減少(就像耗損我們油箱內的燃料般);我們會愈來愈沒有意志力去做接下來的各種決定。少了意志力之後,我們會很難在各種困難的選項中抉擇,故往往會做出較簡單的選擇。

培養自律與恆毅力的習慣

在「意志力」與「動機」所扮演的角色一章中,我們了解到意志力和動機雖也是強大的動力,但實在靠不住。若想在風雨中堅持下去,熬過重重難關,「意志力」和「動機」這兩者皆不足恃。建立一套套常規和儀式、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更能幫助你我堅定自身決心,勇往直前。

不知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早在鬧鐘響前,你就已經醒來好幾分鐘了,但你就是爬不出那溫暖的被窩。過沒多久鬧鐘果然響了,你也只好摸摸鼻子起床。在這樣的情境下,「鬧鐘聲響」會敦促你我自動自發做好早上的例行公事:洗臉刷牙、沖個澡、換好衣服、喝杯咖啡。這套常規便是由一連串的好習慣積累而成。養成習慣後,就算踏出第一步還是滿痛苦的(爬出溫暖的被窩),你仍會自動自發完成這一連串的習慣。

在心理韌性與我們的習慣一章中,我曾提到若得克服眼前的難關,「好習慣」比「意志力」和「動機」更為可靠。良好的習慣不僅能幫助你我保持冷靜,穩紮穩打繼續前進,控制好自己的衝動,還能讓我們懂得延遲享樂,把全副心神專注在眼前的困難上,而非向誘惑俯首稱臣。

假設你很想要每天晚上下班後去跑步。辛苦一整天,終於下班了,但這時的你忍不住想懶洋洋地癱在沙發上看電視。不過如果你養成了每天下班一回到家後,就馬上套好慢跑裝備(穿好運動鞋、短褲和T恤)的好習慣,這套行為會深深烙印在大腦中,讓你自動自發慢跑去!建立起這樣的好習慣後,各位就比較能抗拒沙發和電視的誘惑,在下班後毅然決然地出門慢跑。

用心的堅持才能給消費者最好的牛肉。

當我們在生活中碰到挑戰和不如意時,擁有良好的習慣更能支撐你我度過重重難關。請務必養成好習慣,當日後身處低潮、面臨壓力時,具備好習慣的人更能堅持下去,不易輕言放棄。

本文選自 臉譜出版 《極度韌性:18堂心理韌性練習課,帶你一步步打造復原力+自制力+抗壓力+持續力,泰然面對工作與生活中的所有難題【隨書附贈──心理韌性練習手冊】》一書。

想要達成人生目標不可能是一蹴可及,綜觀許多成功人士的生涯故事,已經有很多人歸納並定義其共通的特質,本書認為「心理韌性」是最符合的用語。

在奮鬥歷程上,不論是外部環境的困難或是內部心理的低谷,都可能使自己停下努力的腳步,為了在困頓中更好的被大家利用,本書採用多單元的形式,力求讓每一段落都可以簡單實行,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慢慢建立起好的心理與行動狀態,朝著目標持續前進。

◎ 書籍資訊:極度韌性:18堂心理韌性練習課,帶你一步步打造復原力+自制力+抗壓力+持續力,泰然面對工作與生活中的所有難題【隨書附贈──心理韌性練習手冊】

◎ 延伸閱讀:成功抵抗誘惑後,記得給自己一點獎勵

◎ 更多運動資訊請見:慢跑俱樂部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