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邊的陳食滋味~文青風的創意甜甜圈專賣店,甜鹹口味多,最愛花生厚蛋火腿、蛋沙拉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在基隆廟口小山坡上品嚐完隱藏版文青咖哩飯後,繼續驅車前往不遠處的港西街,

陳食滋味,日式簡約略帶點小文青的風格,深中我心,裝潢很有味道再添點創意的甜甜圈專賣店,

讓基隆的老面貌,注入了不少年輕活力的新指標。

▐ 基隆港邊文青的甜甜圈專賣店

喜歡陳食滋味簡單卻不失格調的清新風格,燈泡的暖色調,照射在木製的檯櫃上,

淺色調的椅凳徹底融入整體的氛圍中,很舒服的一家店。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走近就迎來老闆娘熱情的招呼聲,溫柔而熱情,讓好印象又更增俱了。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持振興卷消費有折扣喲,多拿滋消費滿2百,可任選1個品項,滿5百再加贈汽泡飲1杯。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特選日本昭和麵粉、發酵奶油、芥花油等食材所製作,

自己開始做麵包之後,發現選用的食材優劣大大影響成品口感。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 陳食滋味 多拿滋口味/甜甜圈口味

櫥窗內整齊擺放的多拿滋,多達九種口味可供挑選,甜的、鹹的口味通通有,

滿足各族群的喜好,另外提供咖啡、氣泡飲可供選購,想坐下來品嚐也是ok的;

可惜夏季限定的冰淇淋多拿滋已悄悄退場,只好等明年再來了。

貼心的老闆特別添購了小烤箱,天氣越來越冷,想吃個熱呼呼的甜甜圈不成問題。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每個多拿滋/甜甜圈都是獨立包裝,防油紙袋上標示口味以便區別,

另外都有印上大大的店名−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好拍到讓我一拍就停不下來。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如有贈禮需求的朋友,可另外選購紙盒,文青的好質感更提升。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 花生厚蛋火腿、蛋沙拉,通通可以作成多拿滋

陳食滋味的甜甜圈口味很多,尤其是鹹口味,許多人不愛甜食,

那麼陳食滋味的鹹口味多拿滋剛好適合,吃了當天全部的鹹口味多拿滋,都很喜歡。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包入如玉子燒的厚蛋以及火腿的花生厚蛋火腿(NT.50),鬆軟Q彈的麵包,

搭配的蓬鬆香軟的厚蛋,火腿提供舒服的鹹度,加上基隆在地現炒現磨花生醬,

風味層次超豐富,推薦可以熱熱的吃會更好吃。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個人最愛的口味還有這款蛋沙拉(NT.45),炸餡般的蛋沙拉,

每一口都吃的到滿滿的蛋沙拉,甜而清雅,跟炸的多拿滋好互補。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期待的起士咖哩豬(NT.60),內餡稍微中空,看的到一層咖哩醬與起司,

咖哩味道香濃,滋味不錯,口感若是更飽滿些應該會更加分。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本來不在計畫中的煉上肉鬆(NT.50),因為用振興券所以可以再多選一顆,

就乾脆每種口味都拿了,還好有選這口味,發現也很好吃。

遠看像極了肉鬆麵包,外層裹上滿滿的肉鬆,選自基隆在地老店純肉鬆,

口感很細、香氣逼人,鹹肉鬆配上北海道煉乳跟發酵奶油,整體吃起來不偏乾,出乎預期的美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很有日本點心味道的北海道煉乳紅豆泥(NT.45),自家熬煮的紅豆泥,

非到綿密細緻,仍帶有些許紅豆的形體,甜度不高,吃來不膩。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爆漿的卡士達(NT.45),一切開內餡的卡士達馬上爆出,用量飽滿,

奶味甜味都很純郁,這口味蠻喜歡的,不諳吃甜食的朋友可能會覺得甜膩了些。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未包餡、夾餡款的多拿滋就屬肉桂、奶糖、原味三款,

喜歡單純款的甜甜圈就從這三種下手吧。

水滴扭結狀的造型就是肉桂(NT.25)口味,迷人的肉桂香,透過Q彈的咀嚼,縈繞著口腔久久不去。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奶糖(NT.25)是原味的進階版,甜美的同時又多了股奶香味,圓滾滾的模樣,吃起來更為彈牙。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圓型中空狀的原味(NT.25)是最常見的甜甜圈外觀,比起市面上的甜甜圈,

陳食滋味的口感鬆軟卻又帶著迷人的嚼勁,越嚼越香。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基隆|陳食滋味

喜歡陳食滋味營造的氛圍、店家熱情的服務、口味多又好吃的多拿滋,

你也愛吃這迷人的多拿滋、甜甜圈嗎?到基隆港邊、基隆車站時,可以順便繞過來買買,

當作小點心嚐嚐,別錯過囉。

陳食滋味 | 粉絲頁

電話:0912-592-366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33號

營業時間:08:00~18:00

文章來源:Irene's 食旅.時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