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初衷轉型成功 DV引領新潮流讓百萬象迷瘋搶一波

(圖/許明翰提供)

曾經想要成為籃球員,DV創辦人許明翰一路練校隊上來,意識到「喜歡籃球不一定是每天打籃球」;大學時,當同學在準備研究所考試,他也害怕著未來要整天面對電機工程的日子,想法渾沌的時候,他去了一趟美國打工旅遊,回台後,「要為籃球做點事」的夢想正式起飛。

從自己擅長的社群行銷下手,許明翰創辦了DV,以臉書作為傳播起點,開啟了「客製化球衣」的先河,有打球的人對DV一定不陌生,對大品牌而言是蠅頭小利的客製化市場,成為他們深植人心的特色 ,此外,和運動比賽合作也成功打響DV的品牌知名度。

(圖/許明翰提供)

對工廠來說,當時接到小量訂單的經驗並不多,客製一詞也尚未市場上流行,所以許明翰創業初期不太被看好,但就是因為沒什麼人去做,才更有機會也更值得去闖,他始終相信,有些事情用嘴巴講沒人會相信,但時間一定能證明他努力的決心。

看到對手、球員、甚至藝人穿著DV的服裝,是許明翰最有成就感的事,不過當DV做出成績,近幾年卻狠下心「轉型」,以前為了被更多人看到,他們用盡心力辦活動、做行銷,結果卻時常被誤認為是運動行銷公司,更擅於和消費者互動的DV便漸進式將活動暫停,回歸初衷專注於服裝和產品,改以品牌贊助的方式與更多人合作,做回「台灣的運動品牌」,當然,這個決定對一些夥伴來說,算是某種程度的背叛,但許明翰知道,如果不轉型,DV的定位將會越來越模糊。

(圖/許明翰提供)

有關注中華職棒的朋友,絕對有注意到這個球季DV和中信兄弟合作的商品,「客製」的意義從個人、球隊、到球團,他們將兄弟的風格和特色衍生到商品上,跳脫過往形象、創造出新穎的設計和視覺風格,且堅持不和運動、機能脫節,走出職棒商品與眾不同也亮眼的一條路。

品牌聯名中難度很高的一環,就是在合作中仍保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許明翰近年努力找尋的,就是如何讓人一眼就知道「這是DV」,而這次和職棒的合作,正反映了他們成功開啟品牌新的一頁。

(圖/許明翰提供)

未來,DV希望從棒、籃球球團以及活動合作聯名,拓展到球星個人商品及其他運動項目,透過服裝和設計的角度,讓大家從側面瞭解運動、認識球員,然而在這其中,能夠抓到球隊、球員的態度便是商品的靈魂,因此未來DV也希望可以跟更多對體育及運動服裝有興趣的設計師合作,將這股熱血精神發揚光大。

DV嘗試轉型的這幾年,陣痛期的困難和迷茫可以想像,不過就像大三那年一樣憑著籃球夢出發,許明翰笑著說:「其實不用想太多,只要活著就可以離夢想越來越近」,將「Live the dream」這句話視為動力,DV要在台灣把根扎得又穩又好,成為比賽場上之外台灣體壇的驕傲。

推薦閱讀
台灣運動產業視覺先驅 中職、中華男籃、HBL視覺都出自他們
興趣結合工作的幸福 體育YouTuber史丹利梭哈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