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握逾半外匯存底 央行成過路財神

立委擬修《央行法》,動用10%外匯存底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央行總裁楊金龍重申,不宜無償撥用外匯存底。(劉宗龍攝)
立委擬修《央行法》,動用10%外匯存底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央行總裁楊金龍重申,不宜無償撥用外匯存底。(劉宗龍攝)

我國外匯存底逾5600億美元、全球第四高;立委提案修《央行法》,提撥外匯存底10%做為國家主權基金;惟立委賴士葆質疑,外匯存底龐大資產中,有3000億美元掌握在外資手中,一旦台海發生戰爭將全部跑光光;央行總裁楊金龍坦言,央行是「過路財神」,會持續關注外資動向。

賴士葆表示,外匯存底分兩部分,外資投資部位達3000億美元,另一部分是債券與一籃子貨幣、約2600億美元,前者來去自如,台海打仗外資就跑光光,央行有如「過路財神」;楊金龍詢答時,坦言央行是「過路財神」。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對成立主權財富基金,楊金龍不改初衷,雖然抱持「開放」態度,但也強調「不宜無償撥用外匯存底」,若參考國外做法,應該由比央行更高位階的政府來主導,並於《央行法》外「單獨」設專法,對人事、投資目的等訂出指導原則。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對主權基金也抱持開放態度,至於財源來源,由四大基金或國發基金等,都可以綜合評估討論,審慎評估後而行。

新加坡兩大主權基金,包括淡馬錫基金、GIC(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楊金龍表示,新加坡是在一個架構下做管理、操作,有政治體制的特殊性,據央行掌握資料,淡馬錫近來投資虛擬貨幣賠了新台幣57億元,楊金龍坦言,若類似狀況發生在台灣,不易向社會交代。

看更多相關新聞
外匯存底設主權基金 學者警告台灣根本沒條件
立委倡設主權基金 央行重申勿影響貨幣政策獨立性
藍委:四大基金就是國家主權 賺錢投資非央行首要任務
學者:可成立「類」主權基金 央行可監管但經營交由專業經理人
全球172檔主權基金 台灣1檔都沒有 國家資產如何活化專家提解方

【填問卷抽好禮】2023健康生活大調查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