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N次方」成果發表 活化數位學習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號召全國包括離島、花東地區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自主成長,且主動走進偏鄉辦理的「夢的N次方」工作坊今(21)日舉辦成果發表暨113年度計畫發布會;宣布113年度將以「社群實踐 數位協力」為主題,持續精進教學、活化數位學習樣貌。

「夢的N次方」工作坊自2015年啟動,多年來持續以「學好方法、找到夥伴、組成社群、課堂實踐、分享實踐」原則履踐「自主、在地、扶持、永續」的精神,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即將邁入第9年,並於今(21)日辦理成果發表暨發布會,由部長潘文忠、計畫協同主持人王政忠等人出席,說明112年度已完成10場實體工作坊,共吸引近8000位教師報名,錄取近6400位教師參加工作坊,現場也邀請教師分享自身參與工作坊的經驗。

此外,「夢的N次方」工作坊將於12月邀集國中小各學習階段各領域講師,針對113年度主題「社群實踐 數位協力」,共商次一年度的社群運作及教學策略,盼一同點亮更多教育現場的光。

教育部今(21)日辦理「夢的N次方」工作坊成果發表會,由部長潘文忠、計畫協同主持人王政忠等人出席。(記者劉昕翊攝)

新北市立烏來國民中小學教師莊智霖表示,他認為實踐家的經驗分享讓他收穫良多。(記者劉昕翊攝)

桃園市元生國小教師馬金花分享,她相當感謝教育部支持夢的N次方計畫教師專業成長社群。(記者劉昕翊攝)

「夢的N次方」工作坊今(21)日舉辦成果發表暨113年度計畫發布會,說明112年度已完成10場實體工作坊,共吸引近8000位教師報名,錄取近6400位教師參加工作坊。(記者劉昕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