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馬拉松 缺水、亂象被罵翻
太魯閣峽谷馬拉松今年1萬4000多人參加,因補給站供水不足,跑友被迫接山泉水解渴,成了國際笑話,連同賽道擁擠、接駁紊亂等諸多缺失,負評如潮。主辦的花蓮縣馬拉松路跑協會理事長麥彥彬請辭負責,協會決定,今年準備600箱水,明年增加2、3倍,並安排多輛補水車機動補水,保證不再讓跑者缺水。
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是國內外知名的路跑賽事,有「最美賽道」之稱,今年卻發生補給站缺水,滿頭大汗又脫水的跑者無水可喝,只能接山泉水飲用,有人因此拉肚子,賽道擁擠的老問題,也遭跑者詬病,被譏為「只是賣風景,其他都不及格」。
主辦單位花蓮縣體育會、馬拉松路跑協會前天下午開檢討會。執行長張志強昨說,檢討會氣氛低迷,理事長麥彥彬當場請辭以示負責,但所有人都有共識,一定要確實改善、做到最好,讓跑者能以最舒服的方式來跑步,13日將在官網公布檢討結果,痛定思痛、深刻檢討。
張志強說,提供環保水杯讓跑者隨身攜帶到各補給站裝水,但會塞在補給站,且水閥沒關緊也會溢流折損。檢討後決定,明年供水量增加2、3倍,改成可重複使用的無淋膜環保紙杯,方便取用,補給站桌數從5桌拉長一倍為10桌,緩解壅塞。
賽事路線也有重大變革,原本閣口出發繞經太魯閣大橋,跑約7公里再進入峽谷段,將調整為閣口直接跑向峽谷的「全峽谷賽道」,可降低對村民干擾,各組別也不會在錦文橋交會打結,屆時全馬組折返點從將天祥西移到文山溫泉。
張姓跑者認為,峽谷路窄,主辦單位一定要加強宣導,速度慢、停步拍照的民眾盡量靠邊,留空間給較快的跑者;缺水影響跑者健康,希望確實改善,不要成為「一生只想跑一次的比賽」。
更多udn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