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與乳品的注意事項

#配方奶、乳糖不耐、羊奶、免疫牛奶、奶粉、植物油

讀者cheukcheuk在2020年1月1號詢問:「不知道教授對嬰兒、幼兒、長青奶粉等等的配方奶的看法?奶是嬰兒營養吸收的唯一來源,雖說母乳最天然,但也有各自的原因而不能餵飼母乳。嬰孩加固後,有說可改以鮮奶作為鈣質等營養來源。但乳糖不耐症又是東方人常見的,配方奶粉似是有針對這方面做調製。例如本人喝鮮奶會有輕微腹瀉,喝奶粉沖泡的奶就沒有,令人感到納悶。若要攝取容易吸收的鈣質,奶類是個不錯的來源吧?」



嬰兒配方奶絕對必要的原因
先說我對嬰兒、幼兒、長青奶粉的看法:嬰兒配方奶是絕對必要的,但是幼兒及長青配方奶則是可有可無。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母乳是哺養嬰兒的首選,但是,如果無法使用母乳時,可以用牛乳嗎?答案是不可以,因為與母乳相比,牛乳含有過多的蛋白質、鉀及鈉,但卻又含有過少的鐵、維他命E及必須脂肪酸。還有,牛乳裡的蛋白質無法被嬰兒的腸道消化,甚至有可能會引發過敏(羊奶也不能給嬰兒喝,請看59頁)。所以,牛乳必須經過調配,做成配方奶,才可以用來哺養嬰兒。一歲以後的小孩,可以逐漸地開始喝一般的牛乳,但也只能當成飲料,而非食物。至於所謂的幼兒及長青奶粉,只能算是補充劑,而非像嬰兒配方奶那樣地攸關成長與性命。如果喜歡又付得起,就用;如果不喜歡也付不起,不用也不會怎麼樣。



乳糖不耐,可以扭轉

這位讀者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有關乳糖不耐症,我在《餐桌上的偽科學》第39頁已經有做了些說明。但是,前幾天我在搜索相關資訊時,發現有一篇網路文章裡面有點錯誤,所以這裡針對這點錯誤來做進一步說明。這篇文章是2018年9月27號發表在「元氣網」,標題是「90%東亞人乳糖不耐!持續練習喝牛奶能扭轉嗎?」(註1),此文說,持續練喝牛奶並無法扭轉乳糖不耐,但不幸的是,這是錯誤的。早在1993年就有實驗證明乳糖不耐是可以扭轉的,請看這篇論文,標題是「乳糖消化不良者對持續牛奶攝入的適應」(註2)。在1996年,另一實驗又再度證實乳糖不耐是可以扭轉的,請看這篇文章,標題是「每日餵養乳糖所引起的結腸適應可以降低乳糖不耐症」(註3)。



在2000年,另一實驗又再度證實乳糖不耐是可以扭轉的,請看這篇文章,標題是「餵養富含乳製品的飲食可以改善非洲裔美國少女的乳糖消化和不耐症」(註4)。



早在1998年,美國的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就有發表一篇文章,標題是
「乳糖不耐症?多喝牛奶」(註5),本文引用專門研究乳糖不耐的教授丹尼斯
.薩瓦安諾


1. 不要過量食用乳製品,要適度食用。

2. 不要單獨吃乳製品,而是跟其他食物一起吃,例如一杯牛奶加穀物和水果

3.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非處方的消化助劑。


4. 吃酸奶(優格、養樂多)。酸奶的耐受性非常好,因為含有一種乳糖酶,
可以在腸道中幫助消化乳糖。



嬰兒配方奶添加植物油恐致癌?
讀者Welzel Huang在2021年2月4號用臉書詢問我:「教授您好,請問這篇新聞在說什麼呢?實在令人恐慌。」讀者附上了當天發表在《蘋果即時》的新聞,標題是「嬰兒配方奶添加植物油恐致癌,食藥署明訂限量標準7/1上路」,第一段這樣寫道:



嬰兒配方奶中常添加植物油,但過去研究發現,在高溫精煉過程中會產生「出水甘油脂肪酸酯」(GEs),經人體消化道分解後,會出現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縮水甘油/環氧丙醇(Glycidol);國外也曾有動物實驗證實,恐有基因毒性、致癌疑慮。衛福部食藥署今(2/4)公告《修正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比照歐盟標準,針對嬰兒配方食品制定GEs毒物上限標準,今年7月1日起實施,沒有緩衝期。



有關配方奶,我已經寫過牛乳是不可以直接用來哺育嬰兒,原因是牛乳跟人乳之間有許多關鍵性的不同之處。就「大營養素」(macronutrients)而言,牛乳含有4.5%的碳水化合物、3.3%的蛋白質、 3.9%的脂肪,而人乳則含有7%的碳水化合物、1.3%的蛋白質、4.1%的脂肪。



由於小牛的成長主要是在軀幹上,所以牛乳就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但是,嬰兒的成長則主要是在大腦,所以人乳就含有較多的脂肪。更重要的是,人乳跟牛乳的脂肪在「質」方面有非常重大的不同。舉例來說,人乳含有「花生四烯酸 」 (arachidonic acid)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這兩種
脂肪酸對大腦的發育和功能是至關重要,但卻不存在於牛乳裡。另外,「棕櫚
酸」(Palmitic acid)是人乳中最主要的飽和脂肪酸,約佔人乳脂肪酸的20-
25%,但是它在牛乳裡的含量卻不到10%。



嬰兒配方奶添加植物油的理由與問題
就是由於嬰兒和小牛的成長有不同的營養需求,所以牛乳必須經過「配方」才能用來哺育嬰兒,而有關脂肪成分方面的調配通常就是需要仰賴各種植物油成分的添加。例如為了要補足棕櫚酸,通常就會添加含棕櫚酸最多的棕櫚油。



植物油的提煉通常有高溫加熱的過程,高溫加熱就會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例如那篇蘋果文章裡提到的GEs(Glycidyl Esters的縮寫)。不同的植物油在經過提煉後,會含有不同程度的GEs,而很不巧的是,最需要用到的棕櫚油卻偏偏是含最多的GEs。



就如那篇蘋果文章所說,GEs是會轉化成Glycidol,而Glycidol在動物實驗是有出現致癌的現象。就成人而言,植物油裡的GEs含量並不構成威脅。但是,由於嬰兒的個體比成人小很多,相對劑量也就會大很多,再加上他們的唯一食物來源就只是配方奶,所以,用來製作配方奶的植物油就需要竭盡可能地含有最少量的GEs(最好是0)。



世界各國的食品監督單位都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但由於無法做人體實驗,所以沒有人真正知道什麼是安全劑量。歐盟是在一份2018年2月26號發布的文件中(註6),將限量標準往下修改:把原來的粉狀配方奶中的每公斤不得超過75微克修改成50微克;也把原來的液態配方奶每公斤不得超過10微克修改成6微克。這個新規定是從2019年7月1號生效。台灣的食藥署就是跟隨這個新規定,但生效日期是2021年7月1日。



其實,嬰兒配方奶添加植物油是完全合法而且已經行之有年。隨著植物油提煉技術的改進,我們也可以預期GEs的限量標準還會繼續往下修改。但很不幸的是,這篇蘋果文章的標題給人的感覺是嬰兒配方奶添加植物油是一件最近才剛發生的重大食安事件。這也就是為什麼讀者Welzel Huang會說「實在令人恐慌」。



林教授的科學養生筆記
1.嬰兒配方奶是絕對必要的,幼兒及長青配方奶則是可有可無。不管是牛奶還是羊奶,都不可以給嬰兒喝。牛乳必須經過調配,做成配方奶,才可以用來哺養嬰兒



2. 1999年和2000年有實驗顯示,多食用乳製品可逆轉乳糖不耐症



3.由於嬰兒和小牛的成長有不同的營養需求,所以牛乳必須經過「配方」才能
用來哺育嬰兒,而有關脂肪成分方面的調配通常就是需要仰賴各種植物油成分
的添加。所以嬰兒配方奶添加植物油是完全合法而且已經行之有年,並非什麼
食安事件



參考資料:
1 2018年9月27號元氣網「90%東亞人乳糖不耐!持續練習喝牛奶能扭轉嗎
?」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561/3389998


2 1993年論文「乳糖消化不良者對持續牛奶攝入的適應」Adaptation of
lactose maldigesters to continued milk
intakes,https://pubmed.ncbi.nlm.nih.gov/8249871/


3 1996年論文「每日餵養乳糖所引起的結腸適應可以降低乳糖不耐症
」Colonic adaptation to daily lactose feeding in lactose maldigesters reduces lactose
intolerance,https://pubmed.ncbi.nlm.nih.gov/8694025/


4 2000年論文「餵養富含乳製品的飲食可以改善非洲裔美國少女的乳糖消化
和不耐症」Improved lactose digestion and intolerance among African-American
adolescent girls fed a dairy-rich diet,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812376/


5 1998年普渡大學文章,「乳糖不耐症?多喝牛奶」Lactose intolerant? Drink
more milk,https://www.agriculture.purdue.edu/agricultures/past/Spring1998/1998-
Spring-Spotlights.pdf


6 歐盟2018年2月26號文件,https://eur-lex.europa.eu/legal-
content/EN/TXT/PDF/?uri=CELEX:32018R0290

本文選自 一心文化《偽科學檢驗站》一書。

本書作者為醫學院教授-林慶順,為網路、新聞流傳的各種食材致癌傳言及健康議題進行破解,以輕鬆的語法解讀最新權威醫學期刊和論文,一一解開各種醫學迷思,令大眾補充醫學常識及營養健康的資訊!

◎書籍資訊: https://pse.is/3g2fzg

◎延伸閱讀:塑膠袋與塑化劑的危害

◎ 更多運動資訊請見:慢跑俱樂部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