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華女籃艱辛的印度旅程

中華女籃。(羅比特/提供)
中華女籃。(羅比特/提供)

兩年前,中華女籃在2017印度班加羅爾亞洲盃獲得第5名,「萬年老四」身分因大洋洲的澳洲隊加入退居一席;兩年後,2019亞洲盃又落腳班加羅爾,中華女籃第一目標當然是拿到東京奧運亞洲區資格賽門票,重返4強,當然是最理想狀況。

東京奧運女籃共有12隊,除了地主國日本和去年世界盃冠軍美國隊直接拿到門票,另外10席都要透過資格賽產出。今年亞洲盃就和東奧資格賽門票有關,不過中華隊所屬的第一級前7名都可獲得,難度不高。

東奧亞洲區資格賽8隊(第一級前7名加上第二級冠軍)屆時將分兩組,各組前2再取得東奧資格賽門票,簡而言之,前進東京之路難關重重。

現在就說東奧著實太遠,畢竟今年的中華隊和兩年前相比,狀況更多。

兩年前的中華隊成員包括黃品蓁、吳盈潔、林育庭、鄭伊秀、黃湘婷、黃凡珊、藍浩語、陳晏宇、羅蘋、王維琳、林紀妏和包喜樂;今年前6人續披國手戰袍,剛和天津隊簽約的「台灣AI」彭詩晴繼去年雅加達亞運後再回歸,35歲老將蔡佩真也重返國家隊,另外有初登亞洲盃戰場的黃鈴娟、陳薇安、韓雅恩和朱育勤。

沒有196公分的「Joy」包喜樂禁區坐鎮,中華隊高度的確下降不少,不過有經驗、外線都具備的蔡佩真鎮守籃下,或許更適合要求速度和團隊的中華隊。

蔡佩真(右一)。(羅比特/提供)
蔡佩真(右一)。(羅比特/提供)

畢竟,Joy從亞運後就沒再和中華隊隊友合體,先前瓊斯盃、日本奧運測試賽也全部缺席;她和彭詩晴原本計畫打完8月底紐約舉行的奧蘿拉賽後回中華隊報到,但彭詩晴回來了,Joy卻因種種因素,最終缺席今年亞洲盃。

說到彭詩晴,她進攻天分和球星魅力不需多言,但她瓊斯盃後多是獨自訓練,奧蘿拉賽後也留在美國聘請個人訓練師精進球技,直到9月9日才和中華隊會合,而今年亞洲盃,24日就要登場了。

中華隊另個隱憂是黃品蓁的傷勢問題,瓊斯盃時她因腰傷缺席,積極復健終於在9月歸隊,但出發前一周膝蓋也出狀況,練球時練時停,實際上戰場能否發揮百分百戰力打上問號。

黃品蓁。(羅比特/提供)
黃品蓁。(羅比特/提供)

連兩屆亞洲盃執掌兵符的美籍教練華格納坦言,今年球員狀況不少,但大家都很努力,亞洲盃就是「Do our best」,預賽第一戰碰南韓隊尤其關鍵。

中華隊沒有身材優勢,防守和外線是突圍兩大關鍵,「畢竟我們打不進去內線。」華格納露出招牌「肯德基爺爺」般的和藹笑容說。

這位中華隊總教頭不諱言,不只是尋求衛冕的日本或是亞洲傳統強權中國和南韓不好打,上屆併入的澳洲和紐西蘭也有一定強度,就連東南亞球隊實力都不斷提升,中華隊能做的就是每一戰好好準備。

就像今年中華隊教練團成員「錢姊」錢薇娟所說,重回亞洲前4,甚至前進奧運,都不是容易的事,「但競技運動就是這樣啊,總是在挑戰不可能!」

亞洲盃8隊預賽分兩組,今年中華隊預賽和南韓、日本和地主印度同組,分組第一就能直接晉級4強,兩組「爐主」直接打7、8名;中華隊想突破日本難度最高,但預賽若至少搶下2勝,4強關鍵戰碰另組第3,重返4強機會至少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