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多了一位四大賽「無冕王」?

繼英格蘭雙雄Lee Westwood(李‧威斯伍德)和Luke Donald(路克‧唐諾德)後,高壇又出現一位「無冕王」了,這就是兩週前以一座the Memorial Tournament presented by Nationwide(紀念邀請賽)冠軍,成為史上第二十四位世界球王的西班牙之星Jon Rahm(霍恩‧拉姆)。

本文的「無冕」並非贏不了冠軍,而是意指拿不到象徵高壇最高榮譽的四大賽,卻能靠著穩定的表現登上世界第一,亦即大家熟悉的另一個不太光彩名詞:BWM(沒有四大賽冠軍的最佳選手),當年的威斯伍德和唐諾德如此,現在輪到拉姆開始面臨壓力。

無庸置疑,四大賽冠軍確實和世界排名有正向關係,這是每年唯「四」的百分級大賽,威力自然不同凡響,但你會發現,即使某位選手一年贏了兩座大賽,甚至兩年砍下三勝,或者更多,也不能保證球王頭銜手到擒來,因為世界排名只是表現數字上的排列高低。

世界排名制度其實就像是「銀行戶頭」,每週有進有出,收支失衡關係形成排名上的起伏變動。當某位選手近況炙手可熱,連戰皆捷,沒贏球的比賽也能排在前三或前五,「戶頭」內的數字自然大幅上升,排名三級跳,反之則下降。

打開拉姆的世界排名表格便可一目了然!這位年僅二十五歲的年輕人,2016年夏天加入職業陣營,2018年初站上球王攻擊發起線,可惜就差臨門一腳。沒關係,多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拉姆在七十六分級的「金熊盃」攻頂成功,統計短短四年多的時間,累積十座世界排名認可的冠軍,外加八個第二和六個第三,只是少了百分級的四大賽。

看出世界排名的端倪了吧!這裡較勁的是每場比賽的穩定性,而非誰的大賽冠軍較多,否則2007和2008年球季贏得三勝的愛爾蘭名將Padraig Harrington(派洛‧哈靈頓)也能登上球王寶座,不過當時最佳只來到第三。畢竟,一座大賽冠軍只值一百分,而哈靈頓在三座大賽之外,一勝也沒拿到。

Greg Norman(葛瑞‧諾曼)無疑是最佳的例子,生涯盤踞世界第一寶座達三百三十一週,卻僅在1986和1993年的英國公開賽奪冠。從這個對比來看,有一段時間當「大白鯊」主宰世界第一,「戶頭」內是沒有四大賽冠軍頭銜,但拜八十八座職業冠軍所賜,加上八個大賽第二,長期統治世界排名,直到Tiger Woods(老虎‧伍茲)出現。

不管怎樣,諾曼生涯好歹贏了兩座大賽,此後的歷屆球王,也都能在有生之年獲得大賽冠軍加持,例如David Duval(大衛‧杜瓦)後來勇奪英國公開賽,唯獨威斯伍德和唐諾德,兩人剛好在老虎失魂落魄期間竄起,分別在位二十二和五十六週,但遲遲未能在四大賽戰場錦上添花。

可以預見的是,短期間高壇再也看不到老虎那樣的超級霸主,球王爭霸戰自然更加激烈,像世界排名暫居第四的Webb Simpson(韋伯‧辛普森),本週就有機會在PGA錦標賽問鼎世界第一,不過壓力最大者還是剛剛被Justin Thomas(賈斯汀‧湯瑪斯)逼退的拉姆,不知何時才能突破首座大賽冠軍。

稍稍讓拉姆感到寬心的是,他還很年輕,只打了十四場大賽,未來還有很多機會。相較之下,逐步邁向五字頭族群的威斯伍德和唐諾德,時間並不站在他們那一邊,特別是唐諾德,如今世界排名遠在三百八十三,連參加四大賽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