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家庭孩子被迫要長大 放學先顧中風阿嬤

記者走訪家戶所得較低的數個縣市,發現家長失能、藥酒癮或虐兒的脆弱家庭,經過這場百年大疫情況更惡化,孩子難專注學業、被迫長大。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季相儒/攝影
記者走訪家戶所得較低的數個縣市,發現家長失能、藥酒癮或虐兒的脆弱家庭,經過這場百年大疫情況更惡化,孩子難專注學業、被迫長大。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季相儒/攝影

弱勢家庭為何難脫貧?記者走訪家戶所得較低的數個縣市,發現家長失能、藥酒癮或虐兒的脆弱家庭,經過這場百年大疫情況更惡化,有孩童需長時間照顧家中長者,無法專注學業,成為「被迫長大的一群」,恐影響往後發展,更難擺脫貧窮夢魘。

在收入較低的花東,兒少受虐比率高於其他縣市,疫情期間更為嚴峻。據衛福部「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受虐者人數」統計,二○二一年台東縣平均每一萬名兒少中,有八十七點六人是保護案件受虐者,全台最高;花蓮縣為五十八點七人,全台次高。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醫師朱紹盈觀察,弱勢家庭多為單親、隔代或隔隔代教養,從事低收入工作,疫情經濟不穩定,更衍生中年酗酒及家暴。現今離婚率高,夫妻帶著各自的小孩組成重組家庭,更可能出現家內性侵等高風險問題。

至於西部的嘉義縣,二○二一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七十九點二萬元,全台倒數第三。嘉義家扶中心社工督導黃碧玉服務的一個隔代家庭,祖母扶養就讀國中的孫子,但去年祖母中風臥床,少年變成照顧者,「他一天的開始是準備早餐,放學回家先幫阿嬤換尿布」,社工網絡提供協助,才能度過難關。

鄰近的雲林縣也面臨人口外流與老化。雲林家扶中心社工督導歐厚成說,約百分之五扶助家庭,孩子必須照顧生病臥床的祖父母,「他們學習表現都不好,因為家裡有太多事情要處理,讓人覺得不捨」。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處長陳乘斌指出,家扶調查發現,疫情間許多孩子心理健康出狀況,因需負起家庭照顧責任,政府「社會安全網」得投入更多資源,幫助脆弱家庭。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華為5G新機晶片哪裡來? 市場猜是這家晶圓代工廠
短裙妹狂風下撐傘被吹飛 360度旋轉狼狽慘摔還走光
因3條件傳被郭台銘找當「最美副總統」 林志玲回應了
月薪3萬!海底撈員工怒「做8天被扣8萬」網看明細反轟:根本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