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類職籃」談起…

國體法三讀通過後,開放民眾參與協會21日公布首波人數來到18萬人,但22日卻收到消息指出,發現首批47個協會中有5個協會的報名資料,有同一批申請者加入,且填列同一個通訊地址情形,確有異常之疑慮。

今天聽到一個有趣名詞「類職籃」。

從字面上來解釋,「類職籃」就是「類似職籃」的職業籃球體系、組織和營運,我不確定這名詞來自那裡,原始想法是什麼,又有什麼意涵。

從新上任體育署長林德福的說法和解讀來說,我推測這是一種說詞和緩兵之計,也是台灣籃球往職籃發展路上,一定會經歷的考驗、挑戰和折衝。林德福想要推動職籃,現階段會遇上一些困難和溝通障礙,他以「類職籃」做為行動依據和緩兵之計,試圖減少阻力,完成溝通,達成籃球職業化目標。

這可能執行政策的高深智慧,也是體育署長角色必須要經歷的挑戰。

玩職籃,台灣籃球職業化,沒有什麼市場和時機成熟問題,NBA早在40年代創始時,50、60年代職業籃球員,打球之餘還要打工賺錢,生活才能延續。但NBA、職業運動還是上路。

KBL南韓職籃打了20年,KBL這些大企業球團仍在虧錢,他們的企業理念和政策是「這是企業回饋社會和培養頂尖籃球人才」的基礎,擴大企業投資體育意願。KBL 1996年還特地來台考察觀摩中華職籃CBA,人家還來取經,結果我們自己經營不善,1999年3月先玩垮了。

大陸職籃CBA也整整20年,CBA球團那有在賺錢的,不是靠省府體育局支撐,就是省府合作的地方大企業承包經營球團,回饋地方。大陸職籃產業和文化全球獨一無二,那不能用一般運動行銷、產業去衡量盈虧和效益。

1999年中華職籃CBA倒了,當時留下一句名言就是,「台灣沒有玩職籃的市場和環境」。

我們等了18年,台灣籃球還是沒有等到經營職籃市場的成熟環境,再等兩個18年還是一樣的結果。這就是台灣一直在退化、退步的原因。

職業運動文化和球迷,是需要一天天培養,一個個累積,職業運動產業也需要一步一腳步的計畫經營和投資、行銷,才能建構出更好的產業文化,擴大職業運動經營面,全世界有那職業運動是市場、時機、產業、球迷都成熟都有基礎才開打。

台灣籃球職業化是做大市場、擴大產業,改變現況的策略之一,要提升台灣籃球競爭力和國家隊實力,更要為HBL、UBA球員打造舞台和未來願景,就是得職業化,這才是必要手段和改革。

SBL目前至少有富邦、璞園兩球團有意願,政策面只要再把台啤、台銀的年度預算增加到5000萬,四支企業球團就能開始,願意投資經營職籃的企業球隊加入,不想加入的企業就留下來打SBL超籃,並不抵觸。

未來SBL也就是職業籃球的小聯盟,更好、更出色的球員,都會往職籃投靠,SBL大概就是3000萬以下的球團企業,市場更符合公平競爭文化。只要職籃和SBL機制、組織、結構健全,有專業專職團隊和執行力,自然會有淘汰和競爭,台灣籃球才能真正升級和改革。

還在想跟大陸職籃CBA整合成一個兩岸籃球聯盟的大餅,就不需要再畫了,這塊餅講了十幾年,大陸職籃一直在進化,不斷尋求突破、競爭和進步,台灣籃球一路落後。

台灣籃球已經落後南韓職籃KBL、大陸職籃CBA和日本職籃B-League 20年,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