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吸進的空氣是有氧還是有‧‧‧‧‧‧

圖片來源: 空氣品質監測網


「一天當中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點大多落在早上7到9點,以及下午5到7點,也就是一般民眾活動的尖峰時刻,這時段來自交通排放的有害物質影響最大,必須格外小心。」行政院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二科劉志堅科長表示。正如同前段提到的,下午的交通尖峰期正好是跑友習慣的夜跑時間,須特別留意,時間允許的話不妨在晚上8點以後出門慢跑。「每天下午2到3點,臭氧濃度最高,應該要避免在這個時段外出運動,如果學校有安排學童在這時段上體育課,也應特別注意。」劉科長特別指出。臭氧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是會破壞眼睛、鼻咽、呼吸道黏膜,導致各種呼吸道疾病,嚴重者甚至會傷害肺組織出血死亡。如果依季節來看「冬季及初春則因為東北季風會帶來較多有害物質及沙塵,且在春末時,氣流不強,空氣穩定,流動性低,容易讓人感到悶悶的,因此空氣品質較差,夏秋兩季受到熱帶低壓及南方氣流影響,空氣流動量大,空氣品質較佳。」所以就空氣品質而言,劉科長認為夏秋兩季其實是優於一般跑友較喜愛的冬春兩季,因此對於訓練計畫的安排也可依照季節做調整與取捨。



在地點方面,空間分佈、地理環境另外加上人群活動都會影響空氣品質,例如郊區的空氣品質一定比工業區及商業中心好,如果再從市中心細分,交通繁忙的道路空氣品質當然比較差,其中又以十字路口及公車站附近最差,而台灣民眾一般選擇的慢跑地點大多以自家附近運動場地或學校等為主,但台灣的城市結構並非按照我們在人文地裡上念到的住商有明顯的區域劃分,也就是說,很多人住家或者附近的學校就位在交通要道旁,甚至位於商業區內,如果你選擇的學校屬於這樣的狀況,就很難躲過空氣污染問題,所以最適合慢跑的地點還是郊區的河濱步道或像大安森林公園、花博公園及中正紀念堂這樣有足夠天然植物可以過濾懸浮微粒及有害氣體的大型公園。


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自己住家附近的空氣狀況,也可上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網,網站不僅提供即時的空氣品質資訊,也有提供過去24小時~72小時的空氣品質趨勢圖及未來兩日空氣品質預測可供參考,以跑友常進行夜跑的時段晚上8時為例,新北市板橋在8月13日晚上8時,直徑10微米懸浮顆粒達每立方公尺60微克、直徑2.5微米懸浮顆粒達35微克,雖然仍屬正常範圍不過有偏高的趨勢,在這種空氣品質下易過敏體質跑友出門慢跑運動時需要特別注意;台中市的西屯區在8月15日晚上8時,10微米懸浮顆粒達到100微克、2.5微米懸浮顆粒達到70微克,懸浮微粒明顯超標,因此非常不建議台中西屯地區的跑友在這樣的空氣品質下進行慢跑;高雄市的美濃區則在8月13日晚上8時10微米懸浮顆粒達到75微克、2.5微米懸浮顆粒達到55微克,與高雄其他地區比起來,在當天反而是農業區的美濃空氣品質比高雄市其他的工商業區還差。


由以上幾個地區的單一日空氣狀況的案例可以得知,空氣品質未必如刻板印象中並定是鄉村優於城市,由於每天的氣象狀況與人群活動狀態是變動且不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當日的空氣品質,所以建議跑友在出門之前查詢一下空氣品質監測網,掌握當下的空氣品質狀況,做出適當的因應,如果運動環境附近的空氣品質真的不佳,建議可以改變訓練的時間、距離與地點,或者改成室內訓練活動,如此就能夠避免戶外環境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也唯有更smart的運動前判斷,才可以為你的慢跑運動生活帶來更多健康。


◎閱讀更多的慢跑文章>>《跑者訓練肌肉的常見錯誤

◎更多慢跑運動第一手訊息:RUNiROUND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