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俄與白俄沆瀣一氣 北約戰略形勢嚴峻

◎吳宗翰

8月21日,美國國務院發布聲明,將白俄羅斯列為最高級別的4級旅遊警示,指出基於白俄羅斯持續支持俄國入侵烏克蘭,以及潛在的內亂與可能被拘留等風險,因而敦促在白俄境內的美國公民立即離境;稍後,位於明斯克的美國大使館也發出公告,警告美國公民不要去白俄羅斯旅行,且盡速離境。再加上近日白俄羅斯與波蘭及周遭波羅的海國家緊張對峙,令國際社會憂慮烏俄戰爭恐擴大,波及更多國家。

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白俄羅斯的角色相對低調被動。雖然白俄總統盧卡申科表態不會參戰,卻讓俄國借道進攻。同年底,俄羅斯與白俄簽署協議,加強雙方在軍事一體化的合作。今年以來,俄羅斯已進一步將核武部署白俄境內;6月底,俄國傭兵瓦格納集團發動「清君側」短命政變,由於盧卡申科出面協調,促使事件迅速落幕。自彼時起,白俄羅斯的地位愈顯突出,在烏俄戰爭中扮演更為主動的角色。

目前看來,蒲亭與盧卡申科不僅相互支持,亦充分利用彼此的協作關係,達到混合威脅(hybrid threat)的效果,提升對宿敵的戰略威懾。首先從烏俄戰爭近況來看,蒲亭指控大力支持烏克蘭的波蘭,對烏克蘭西部與白俄羅斯的領土懷有野心,企圖分化波、烏關係;此外,蒲亭並表示俄國將「動用一切手段」,回應任何針對白俄羅斯的「侵略行動」,顯然暗示核武是選項之一。

另一方面,白俄羅斯在瓦格納政變行動後,接收轉往該國的部隊,在邊境地區訓練白俄軍隊;稍早曾公開放話,軍隊想去華沙與熱舒夫「觀光」。白俄的言行引起北約國家的警戒,擔憂蘇烏瓦基走廊可能遭切斷,波蘭與立陶宛先後宣布調派部隊及關閉邊境過境站。盧卡申科則藉機抨擊周遭鄰國企圖挑釁,並進行核訛詐策略。

俄國自始至今,始終堅持其發動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的正當性。8月23日以視訊形式參與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金磚國家峰會(BRICS summit)時,蒲亭再次聲稱,俄國沒有主動挑起烏克蘭戰爭;他批評美國與西方國家,為了維持國際霸權刻意挑釁,俄國是在被迫還擊的情況下出兵。白俄羅斯選擇當俄國盟友,成為「未參戰的參戰國」,如今更利用俄國提供的核武,向波蘭與波羅的海國家施壓,既符合自身利益,也符合俄國「以白俄制北約」的企圖。

北約組織對應此一軍事聯盟,一時之間似有所顧忌,不同於援烏抗俄,北約此刻是在雙邊與多邊架構下,同時面對白俄羅斯與俄羅斯,情況更顯複雜。儘管蒲亭與盧卡申科應不致向北約全面開戰,然其擁核的客觀條件不容忽視,北約仍在謹慎思索更佳方案。(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