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 vs 雷霆 G4 簡析:進攻成功率決勝

文/ Zan


G4,拓荒者全隊將士用命,展現出強大的防守能量,將雷霆命中率壓制低於 40%,並且在進攻端輪流跳出來得分,在雷霆主場收下關鍵一勝,將帶著 3-1 的優勢回到波特蘭。在雙槍被大幅針對時,拓荒者的鋒線終於跳了出來作出回應,其中又以 Aminu 的四記三分球最為關鍵,就這樣維繫住拓荒者場上的進攻空間。你也可以看到 CJ McCollum 武器庫有多麽全面:不管是 crossover 變向三分,切入急停中距離,切入後拋投等手段讓對方防不勝防,在上半場全隊手感冰冷時一人維持住拓荒者的進攻產能,尾盤的幾次不講理的投籃更是直接鎖定戰局,論一對一,CJ 的進攻把握度可能比 Dame 更優秀。

(Aminu 是 G4 勝利的頭號功臣)


Kanter 順利融入拓荒者體系

眾所皆知,拓荒者進攻端就是靠雙槍打天下。然而能讓雙槍打出如此進攻威脅性的戰術,主要歸功於拓荒者的擋拆體系。Kanter 沒有像 G1 如此多的球權,讓他這幾場在低位進攻的比例少上許多,這主要是因為拓荒者後衛被雷霆防守策略極端針對,光是要破防就得費一番功夫,因此讓 Kanter 上來高位掩護,解放後場的優先性勝過讓其單打。話雖如此,在例行賽時拓荒者很少讓 Kanter 在高位擋拆,原因有二:一來是他例行賽主要身為第六人,和雙槍搭配次數不多,二來在於他例行賽的掩護時機和品質一直不夠好,常常還沒擋到防守雙槍的後衛就擅自選擇下滑。
但那是例行賽的事。雖然不顯眼,但 Kanter 從例行賽尾聲打到先發後,在擋拆這方面的默契可以說是漸入佳境,並在近兩戰達到了高峰。而這幾場下來,他掩護和走位的默契已經很成熟,絲毫不遜於當 Nurkic 先發時的水準 (只差中鋒高位傳球 / 手遞手戰術無法使用)。第三節能拉出一波高潮,除了雙槍這系列熱得發燙的手感外,Kanter 高品質的掩護也功不可沒。更重要的是在後面,當對手選擇封死雙槍,Kanter 在 roll-in 時的判斷,或是改由低位發動進攻時的傳球,都很成功的製造空擋投籃。可以說有了 Kanter 不起眼但成熟度極高的進攻處理,讓這一切看來都簡單許多。

(Kanter 擋拆下滑後接球,立刻傳給弱側空擋的Aminu三分)

Lillard 被針對,Kanter 選擇不掩護,準備在雙人防守空隙接球,並中距離得手

狀況火熱的 Lillard ,需要的只是一個掩護甩開防守者,而 Kanter 完美執行任務

(在低位也能冷靜觀察防守,看見包夾立刻傳球轉移到對角三分)


雖然防守不佳,但 Kanter 這兩場的防守判斷站位其實並沒有很差,這場甚至在 Westbrook 企圖上籃時送上一次大火鍋。鑑於拓荒者的防守體系,Kanter 不用屢屢到三分線換防在外圍被一對一羞辱,讓他防守上的責任簡單許多,而他也證明自己防守並不是如此好欺負的,特別是他對於球沒進後籃板的掩護相當出色,當然可能跟雷霆缺乏外圍命中率較佳的攻擊手也有關係。有了這名土耳其中鋒完美融入拓荒者體系後,其他球員更能專注在自己的責任上,大家各司其職,打出了很棒的配合:本場比賽拓荒者先發合拿 93分 ,全員 +/- 均超過 +15 足以證明。

(Kanter 這場協防的時機抓得很好)



雙槍的進攻判斷

帳面上,這場雷霆的助攻次數是以 23:16 勝過拓荒者,但實際上拓荒者在這場的進攻卻是流暢許多。最主要的就是拓荒者雙槍, Dame & CJ 的火熱的手感,讓他們只要一個掩護清開空間後執行單打就能得分,不過他們也不是一味的亂打。事實上雷霆的防守並不差,特別是在 G3 起針對雙槍的防守收到了一定的限制,讓拓荒者打起來有點綁手綁腳。
這場比賽 Donovan 在擋拆防守跟 G3 比起來又做了一些修正:相較於 G3 ,讓 Adams 站位停留在三分線上,不向外站到兩三步外,方便自己第一時間能協防到籃下,並要求後衛協防者得積極咬住自己的防守者。這策略其實一開始收到了蠻好的效果,Lillard 開賽採取切入,本以為能像上一場般得手的上籃,幾乎都被 Adams 干擾到了,故開賽只能選擇不斷外傳,靠著 Aminu 的投籃維持住進攻。
但拓荒者,或者該說是 CJ 很快做出回應:面對 Adams 的籃下協防,他選擇不切到底,靠著自己中距離的穩定性屢屢得手。也因此上半場雖然進攻看來時好時壞,但拓荒者成功咬住比分,甚至在半場前取得領先。

Adams 不再站到三分線外側,方便在 Lillard 切入時第一時間回到籃下

(同樣策略遇上 CJ 卻成了麻煩,因為 CJ 中距離等投籃進攻手段繁多,且不求強行突破到籃下)


到了下半場,Lillard 和 CJ 顯然都做好了準備。第三節拓荒者剛過半場時,就準備好叫長人設掩護,藉由 Adams 不會輕易上前的特性屢屢外線得手。(圖在 Kanter 掩護那邊)而到最後一節,雷霆改上小陣容來壓迫後場,拓荒者則藉由 Zach Collins 在中間的進攻判斷維持戰局,雖然效率平平但仍能維持分差。

因此即便帳面上四場比賽,拓荒者助攻數都低於雷霆,但實際上拓荒者才是進攻端執行較出色的一方,原因就在於此:Dame & CJ 展現出日漸成熟的進攻判斷與攻擊把握度。可以看到不管防守者是誰,他們都能盡快做出調整。當然,他們穩定的外線更是這系列取得領先的關鍵因素。



雷霆的進攻問題

從對手的角度來看,個人認為雷霆在防守端已經企圖做出回應與施壓,只是這場策略被破解。相較起防守,進攻端問題嚴重得多。第三節的當機固然集體外線熄火是主因,但畢竟雷霆本來相較於拓荒者就不是如此擅長,或該說倚重外圍砲火的球隊。說起來雷霆進攻相當依靠雙星發動,這其實沒關係,因為拓荒者也是這樣高度依賴雙槍的球隊,問題是進攻套路不足。雷霆的進攻往往在 George 拿到球之後,除了掩護者跟進外,其他人很少做出跑動或是戰術上的接應,但要他們當等球射手聽起來也很奇怪…他們外線並不是那麼值得信賴。比方說剛開賽時,Ferguson 一個弱側擋人,為 PG 在底線製造空擋之類的打法就很棒(見圖),但在後面三節完全看不到。

當然拓荒者這場比賽繳出的防守強度是季賽罕見的,他們確實盡力去繳出最好的防守品質。但你說拓荒者是個好的防守球隊嗎?顯然不是的,拓荒者最大的問題自然是場上球員運動能力強度不均。不過雷霆並沒有把握住這個點痛打,讓人蠻意外的。照理來說雷霆的運動能力是遠優於拓荒者,雷霆應該要更強調執行攻守轉換進攻,就算快攻無法得手也能藉由提早轉換半場,趁對方回防不及強行製造錯位,並發揮出 Westbrook 場上最大的優勢,但這場快攻比數是 20:17 ,拓荒者佔優,甚至剛開賽一度是 10:0,幾乎是直到第四節,拓荒者已經拉到兩位數分差時,才大量採用轉換快攻,有點為時已晚,且這麼做更像是為了搶時間,不是既定策略。

另個問題是半場作戰。雷霆可能需要調整 Westbrook 的進攻選擇,雖然他開賽外線奇佳,但總不能讓他整場都選擇這樣投。即便 Kanter 防守站位進步了,但 Westbrook 若選擇用擋拆打 Kanter / Lillard 還是佔有極佳的優勢,在當機的第三節也幾乎消失了。雖然我並不認為 Westbrook 這場比賽有硬投的問題,那比較像是上一場設定的空擋外線沒出來,只好自己拆炸彈,但拆炸彈也是有分好的拆法和不好的拆法,對雷霆來說,強行殺到籃下也許會好一點。不過也有可能跟第三節初 Westbrook 和 George 都早早身背三犯,不想冒風險被製造進攻犯規也有關係。

但這都顯現出雷霆在進攻端上的問題:套路太過簡單,一但雙星被壓制就很容易當機。用人端個人畢竟雷霆比賽看不多不予置評,但他們得想辦法解決進攻端的危機。不管是快攻硬殺,籃下強行賣肉製造犯規,什麼都好,就是不要讓進攻輕易斷電,不然未來是走不遠的,且指得並不是指今年季後賽走不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