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娃那希望教室 人文教育春風化雨
墨西哥與美國邊境的慈濟提娃那園區,一個星期有五天義診,照顧弱勢居民健康,今年四月還成立希望教室,讓因為家庭變故或者經濟因素而失去學業的孩子,可以好好讀書,短短時間就看到學生有了好的轉變。
慈濟提娃娜園區的希望教室,學生們勇敢說出感恩,再加上一個擁抱。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職工 王姿文:「可以感受到他們非常真誠的那一面,是真的打從內心要感謝對方。」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職工 匡世音:「活動之中,大家互相擁抱互道感謝的部分,也很符合我們,在設計品格教案的時候,一般我們會有一個行動方案,就是知道以後還要做出來。」
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幫忙設計品格教育,也翻譯成西班牙文,特別從洛杉磯來到提娃那,看到學生的轉變。
學生 伊斯梅爾:「(慈濟)基金會教會我善良,要有同理心與感恩心,這讓我懂得到感恩父母。」
17歲的伊斯梅爾,曾經對吸毒的父母不諒解,現在卻能夠感恩,情緒管理也有很大進步。
老師 維克托 阿方索:「以前的伊斯梅爾個性很衝動,他生氣後就不理會你,現在他如果生氣,可以很快平復心情,聽我們說話。」
其他的學生,也在潛移默化當中,養成好的習慣。
學生 羅莎:「學習靜思語以後,阿姨回家,我會倒水給她喝,為她做飯,家裡也收拾得乾乾淨淨。」
學生 維克多 安東尼奧:「透過(希望教室的)課程,我學會去幫助更多的人。」
希望教室的學生普遍貧困,志工家訪送來小禮物。雖然社區老舊、房子簡陋,但是他們的未來有了希望。
家長 達莉亞:「他們喜歡來這裡,現在很喜歡上學。」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改變社區的力量 慈濟提娃那園區設希望教室
慈濟在美墨邊境發放文具 提娃那學童上學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