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進口蛋爭議/1人蛋商何來大手筆 案情不單純
農業部自三月啟動專案,補助進口雞蛋價差,迄今補助已超過五億七千萬,卻被立委發現經費竟是來自本意是用來增進農民福祉的農業發展基金。不僅經費來源惹議,農業部將此專案委託給中央畜產會執行,資訊卻毫不透明,近日更被踢爆,其中一家資本額僅五十萬的一人公司,能占了六成以上的進口量,畜產會卻是躲在農業部的後面。究竟這些廠商是如何遴選出來、還有相關補助的金額、流向,農業部不該好好說清楚嗎?
農業部稱,當時國內缺蛋情況緊急,從國外進口雞蛋不容易,誰能趕快成就訂單,誰就是合作的對象,再加上為了平抑當時飆漲的雞蛋黑市價格,因此把補貼進口價差,這樣子大肆花納稅人錢,全民補貼的結果,卻被農業部解讀為「全民受惠」。
問題是,這種嚴重干擾市場、壓抑蛋價作法,只是讓蛋農更沒有生產與提升設備的意願,根本無助解決蛋荒根本性的問題。試問難道未來其他農產品價格高漲時,也要比照辦理嗎?難不成台灣雞蛋要永遠靠進口下去嗎?
不僅雞蛋進口補貼政策方向偏斜,當中更是疑雲重重。國內雞蛋進口商不少,這些受中央畜產會委託的貿易業者當然也都是合法業者,但外界不解的是,一個登記隱身民宅、去年才成立的新創公司,不僅可以在國家緊急危難時,用最快速度爭取到國外訂單,還能先代墊高額的進口費用,其進口的數量甚至占政府採買數量的一半,如此「傑出」的公司,也難怪被質疑案情不單純。
農業部動用農發基金交由畜產會執行補助,請問畜產會是如何選中這幾家公司,標準何在?為何一家資本額僅五十萬的公司,畜產會卻如此放心地讓其進口如此龐大的數量,且還是從過去台灣罕見進口過的南美巴西,相關補助金額、流向不應該攤在陽光下嗎?
在國家面臨緊急危難時,政府設定好規則,預擬好到底要進口多少量,有能力的廠商業者認為有利可圖就會去進口,就如畜產會專案補貼進口豬肉一樣,遊戲規則先講好,公告在畜產會網站上,誰有本事都可以參加。反觀進口雞蛋的資訊卻相對少很多,宛如蓋了一層又一層的黑布,如何杜悠悠之口?
更多udn報導
現在誰還習慣刷存摺?內行人揭「1優勢」無法取代:網銀反而麻煩
好想家!陸女來台交換「人際碰壁」痛哭 網勸在台灣沒1障礙:獨立一點吧
最美女星TOP10!台灣唯一上榜是她 被讚:溫柔笑臉是世界NO.1
獨/董至成赴陸再試水溫 驚覺熟識的公司竟倒閉一半
看更多相關新聞
「一人蛋商」何來大手筆 案情不單純
超思疑早知道有蛋荒 申請停業不到一周又復業
超思否認拿到上億補助款
進口蛋政策細節 在野要求公開
評論/快篩、蛋荒 政府為何坐視國難財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