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補助電子書採購 獨缺北市
文化部投入1億元推出「擴大數位閱讀及優化圖書採購機制」政策,以加碼補助電子書計次借閱點數的方式,鼓勵公共圖書館購實體書,能讓出版社獲得最低7折的價格,但全台共21縣市參與,獨缺台北市,台北市立圖書館解釋,館方採購圖書使用「評分及格最低標」,不符合文化部要求的採購方式而無法申請。
北市圖統計,去年電子書購書預算為1229萬5080元,館藏量約70萬冊,使用人次共259萬3356人次。依目前規範,每人每月可借閱4次電子書,1次可借閱14天,電子雜誌1次2天,當月次數使用完畢要付費閱讀。
文化部表示,「電子書計次借閱服務」已在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實施數年,但受限於經費,讀者閱讀點數有上限,政策可補助直轄市最高2倍的電子書借閱點數,地方縣市最高增加9倍。舉例而言,直轄市原購買10萬點,文化部將最高增加投入20萬點;縣市購買3萬點,最高增加至27萬點。
由於全台21縣市都響應政策,遠流出版董事長日前就在臉書發文表示,北市圖主事者過去採購圖書常強調最低標,替市民節省荷包,健全台灣出版和電子書發展生態系統人人有責,文化首都北市府豈能缺席文化出版。
北市圖副館長王淑滿解釋,文化部規定館方採購圖書用最有利標,並須保障出版社獲得定價7折以上的價格,才能申請「電子書計次借閱服務」補助,但館方使用的是「評分及格最低標」,讓合格圖書廠商競價方式採購圖書,價格不一定能在7折以上,故無法參與文化部政策。
她說明,北市圖每年購買66萬點「電子書計次借閱服務」,讓讀者免排隊馬上看書,當初參考實體書借閱量,提供市民每月借閱4次(點),但也透過買斷、租賃平台電子書,滿足讀者需求,未來會依電子書借閱狀況調整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