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物製劑 降低紅斑性狼瘡免疫活化

醫師指出,針對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治療,近年有新型生物製劑出現,有望全面緩解疾病及降低疾病活動度。(記者陳柏翰攝)
醫師指出,針對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治療,近年有新型生物製劑出現,有望全面緩解疾病及降低疾病活動度。(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好發於20至49歲年輕女性,除典型蝴蝶斑症狀、慢性疲勞外,引發的腎臟及心血管等重大器官損傷更不容忽視。醫師指出,以往如類固醇等常規治療易伴有多重副作用;近年有針對病理機轉設計的新型生物製劑出現,有望全面緩解及降低疾病活動度,讓治療更精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羅淑芬表示,國內每10萬人約有97.5人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根據衛福部112年7月統計,全台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患者約有2萬5400人,好發於20-49歲年輕女性。

她指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可能因先天基因或後天環境引發異常免疫反應,進而產生大量抗體攻擊自身器官。其中,俗稱蝴蝶斑的紅疹是最典型症狀,高達8成患者易於臉、頸、手臂等出現紅斑,許多患者更是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由於自體免疫系統可能攻擊不同器官,因此也易伴隨骨骼關節病變、血液系統異常、腎臟及心血管疾病等諸多共病,據統計,超過5成的病患在診斷後10年內會產生不可逆的器官損傷,死亡率更是一般人的2.6倍,當中又以感染症、心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為前3大死因。另,因狼瘡腎炎引發的急性腎衰竭、以及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亦是死亡的高風險因子。

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醫師科盧俊吉表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主要藥物包含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雖能緩解症狀及降低發炎反應,卻未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且易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體重增加、骨質疏鬆、皮膚瘀青以及高感染風險等副作用,僅能達到症狀緩解,治療效果相對有限,尤其長期使用類固醇易造成多重副作用,因此近年國際指引多建議降低類固醇使用劑量,改以其他藥物輔助治療。

然而,現今已有第1款專門抑制第1型干擾素活性的新型生物製劑,可就根源降低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化,減少類固醇使用次數及劑量,對於改善患者皮膚黏膜、肌肉關節、血球下降等症狀成效明顯。但這款藥物目前僅能自費使用,每月必須自掏腰包新台幣5萬元,至少使用1年,醫學會討論爭取納入健保資格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