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政策躁進 綠能蒙黑影

蔡政府堅持非核,要在2025年核電廠除役後用綠能補上缺口,種種壓力下,只能急就章的加快光電布局腳步,因此衍生種種亂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堅持非核,要在2025年核電廠除役後用綠能補上缺口,種種壓力下,只能急就章的加快光電布局腳步,因此衍生種種亂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力推非核家園政策,希望用再生能源作為未來電力的三大支柱之一,但背負著神主牌之下推動太過躁進,太陽光電已黑影幢幢,亂象叢生又弊案頻傳,更不用說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加上業者找「門神」買保險搶賺綠能財,而錯誤的能源政策更導致台電財務窟窿擴大,政府還得拿民眾的納稅錢填補,「綠能國家隊」在民眾心目中成負面名詞,業者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淨零減碳是國際趨勢,發展綠電確有其必要,但民進黨政府一貫的反核態度,堅決不讓核電廠延役,更畫下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要達百分之廿大餅,眼見政策跳票,政府先將期限往後拖一年,更推說是台灣經濟太好這種藐視人民智商的幹話,完全無法令人信服。

台灣發展綠能有先天的局限性,腳步緩慢本可預期,但政府堅持非核,還要在二○二五年核電廠除役後用綠能補上缺口,但綠能進度追不上早有跡可尋,電力缺口補不足可能引發的供電不穩問題,成為產業界最擔憂的問題,種種壓力下,只能急就章的加快光電布局腳步,因此衍生出種種亂象。

農電、漁電共生,造成了「假種田」,實際上是光電滅農的景象,業者尋找土地困難,更成了地方勢力上下其手的好機會,光電背後龐大的利益糾葛令人瞠目結舌。業者呼籲政府應畫制專區,徹底解決土地問題,但政府依舊沒有動作,加上得利者總有些特殊背景,更令外界質疑,難道政府是有意放任?

沒人會反對發展綠能,但發展也要考量現實層面,先訂下一個非核家園目標,排除特定能源選擇,等於是先拿了繩子套在自己脖子上,急於求成變成了一急就亂套,如今綠能遭汙名化,還是根源於錯誤的能源政策。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台人只唱抖音神曲?他見「KTV排行榜被霸佔」超疑惑 網揪3原因:不會選新歌
赴日別踩雷!日人對「1習慣」0容忍 女模曬一照片被罵沒禮貌
從建中讀到博士卻自認「輸在起跑點」 呂秋遠給家長10建議:幹嘛逼死小孩?
超兇上圍封不住!韓國女歌手全新造型變身「韓版瑪丹娜」